谈谈提高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成绩的举措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杨燕
[导读]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中考落伍者,他们进入中职后多数学生仍旧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数学不感兴趣,再加上教材有点难度,他们的数学学习越感吃力,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和改变策略,会导致严重后果。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杨燕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中考落伍者,他们进入中职后多数学生仍旧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数学不感兴趣,再加上教材有点难度,他们的数学学习越感吃力,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和改变策略,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中职数学教师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使他们重新认真学习数学,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劳动者。本人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导致学困生的原因
        我认为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原因。
        (1)学生方面
        中职生学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自控能力差,上课持续性差,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接受能力比较差,总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定理,喜欢不懂装懂,不是主动学习,更不要说课后巩固.也有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一遇困难,就干脆放弃,他们贪玩,热衷于玩手机,打游戏,也有些学生上课认真,但学法欠佳,结果成绩一般。而且中职数学教材难度加深,因为基础差,就造成了连续学习问题,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2) 教师方面。
        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水平低下,激发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或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或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敬畏感,等等。
        (3) 社会方面。
        学生看见社会上一些没文化的人,照样过得好,这让学生觉得读书无用,更何况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难?有些家长看见自己孩子进职校,也不抱什么大希望,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像初中阶段那样重视了。
        二、 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面对这样的现实,要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合格劳动者,使他们顺利通过参加苏州市学业水平数学考试,教师必须做好中职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1)重情感教育,激发兴趣
        重情感教育, 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学困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教师要捕捉学困生的光闪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要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如: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自然而然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情景中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灵活多变、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照本宣科,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把难点重点化成简易、实际,学生在生活中常看见的,运用的直观思维方法,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集合,元素”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地解释:集合就如一个整体,大到像一个宇宙,小到一个家庭,一间教室、一间房子,甚至为一个空房间,等等。突出空集,也是一个集合。元素就是集合里的一个成分,学生听得进,掌握得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
        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对这样的学困生应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如: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困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应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达到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心不在课堂上,重点内容要作笔记,以便复习巩固,课上主动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再次,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课堂中要指导学困生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学会“理解记忆”、“对比记忆”、“有意记忆”等。在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时,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加强“多题一解”的训练;在他们逐步掌握一种解题方法后,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使他们由不会解题变成会解题,由会解题变成能灵活解题。另外,要让数学学困生之间相互竞争.如 “上课、作业、进步、主动问问题、积极回答、学习态度的转变、纪律、做题速度等进行评比,并进行奖励.还可以组织“优生帮学困生团队”,通过以一带多实现“脱贫致富”。
        (4)个别辅导,促使学困生根本性转化。
        个别辅导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最有效手段。教师面对面地进行辅导,不仅可以对他们的知识缺漏进行补习,更是对他们行为养成,学习方法的矫治和引导。每节课下来,我总是及时把他们叫来,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方法等对他们再重新梳理一次,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还有什么困惑,尽量不形成新的知识断层。。
        (5)降低教学难度,注意循序渐进
        学困生的普遍问题是基础差,接受知识较慢,但智能和认识结构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进行新旧知识的穿插学习,设法降低难度,合理安排课堂知识内容,如多做一些有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多做一些带有图形、图象的直观性题目,针对思维力薄弱的学生可采取以情境促思维的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把握知识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帮助学困生逐步掌握知识,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理想境界。
        (6)良好习惯的奠定
        进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不是头脑笨,智力低下,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所以要严格教育和耐心培养他们,逐渐让他们形成定力和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作业主动完成、不懂就问、时间观念强、效率要高。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总之,学困生的转变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工程。只有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才能使“人人学更多的数学”成为现实。路虽远,行则至,我们教师要以踏石有痕的精神,不断前行,使他们顺利通过苏州市学业水平数学考试,还是能做到的。
参考文献:
[1]缪雷.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分析及矫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