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 曹慧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曹慧
[导读] 初中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大市初级中学 曹慧  121301

摘要:初中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依托网络便捷,促进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优势渗透传统文化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互联网+ 传统文化
        前言:语文学科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初中阶段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初中阶段恰好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感逐渐形成的阶段,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虽然互联网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应该正视互联网环境下的优势和弊端,合理使用互联网,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入驻于千家万户。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阶段,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非常频繁依赖。但是由于初中生思维能力和分辨能力尚未发展完善,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又是良莠不齐,初中生对此很难分辨,又有着极高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出现了抵制行为。对此,教师要对互联网进行正确的审视,不仅要看到互联网的弊端,还要看到互联网优势和便利,对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进行挑选,选取适合初中生观看和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通过互联网挖掘更多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手段,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初中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汉字风云会》等优秀节目,让学生在观看节目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二、通过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初中生都没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与魅力,只是在教师枯燥的讲解下进行被动的学习,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日益低下,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适时转变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进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境之中进行学习,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笔者在进行《桃花源记》一课的讲授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图片和音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桃花源中优美的环境和淳朴的人情,让学生也对桃花源这个地方心生向往,感受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诗文的优美,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面对坎坷磨难也要憧憬明天,有着高远理想的精神。
        三、通过互联网丰富教学手段,挖掘传统文化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是在逐步加重的,繁重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便利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趣味化活动,既能为学生繁重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丝光彩和生机,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挖掘相关节日来历和演变历史,为学生讲授节日来源和传统故事,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节日的诗词文章,举办传统节日大会,让学生进行故事演讲和角色扮演,在趣味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激发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端午节当天,笔者为班上学生带来了粽子,在为每个学生分发完粽子之后,笔者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古诗词,并为端午节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开展了“互联网下的端午节”活动,学生们在互联网中积极搜索者相关故事,制作了精美可爱的手工制品,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感受着节日的氛围,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感悟。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下去。对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文献综述:
[1].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全国新书目,2019(05):32-152.·
[2]郭茜. 新媒介环境下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