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 张云 635217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师生直接沟通,互相交流信息的前沿阵地。上好一堂语文课,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既可以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巩固、积累、拓展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复习迎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会做笔记,甚至懒做笔记.勤做笔记的同学也没有条理,东画画,西勾勾,乱七八糟的。到了复习时就难以分辨,连自己也搞不清做的笔记是什么意思.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课堂笔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循规蹈矩抄板书。 板书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思路,凸现了知识的重难点。基于这一点,许多同学往往认为老师写的才是该记的,“非板书不写”,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成了教师板书的“复印机”。
第二,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些学生分不清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哪些必须记,哪些可记可不记,以为写得越多,收获越大,在他们的教材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东西.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又增加了今后复习整理的难度。
第三,漫山遍野到处跑。有些同学做笔记没有一点章法,听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导致笔记与相关课堂内容“天各一方”相去甚远。由于书本上空白处较小,加之有的学生字迹潦草,这样做下来的笔记,使书本变得面目全非,形如乱麻。
那么,该如何引导初中生优质高效的做好语文课堂笔记呢?
首先,做课堂笔记要有灵活性。
在课堂上,要告诉学生做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而影响听课,所以做笔记要善于选择,会理解概括,不是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需要记下来,要简洁、明晰,便于以后的复习理解。同时一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有好有坏,接受能力有快有慢。笔记的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要求记重点,课堂上未完成的内容,课后借鉴能力强的学生的笔记,把它补充完整。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作更高的要求。根据课文和学生笔记能力的发展,笔记的内容再逐渐复杂化。这样,既有利于差生的培养,也能照顾大部分的学生。
其次,做课堂笔记要讲究位置。
课堂上,我发现不少同学都喜欢把笔记记在另外一个笔记本上,当然这是他们喜欢运用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但我要求学生把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因为在课本的每页上、下、左、右都有一些空白处,把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重点词的解释可记在这个词的旁边。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当然,也可以运用你自己容易理解的一种方法。总之,只要你能容易看懂、看明白就行了。
再次,做课堂笔记要注重方法。
在语文课上,除了教师板书笔记以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做好符号笔记和批注笔记。学会使用常见的符号法,如在标点、生字、新词、佳句、作者作品等地方,标出方框、黑点、直线、波浪线、虚线等;对重点、难点、疑点配以三角符号、惊叹号、问号。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可注在书本的扉页,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教会学生做批注笔记,如对字词的注音解释,可以直接批注在字词的上面;对重点词句的分析,也可以批注在相应句段旁边的空白处,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等。
最后,做好课堂笔记要及时整理。
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老师讲的一些内容自己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可在空白处加边注、评语、感受等,使之成为比较系统、条理的参考资料。这样,也可以培养我们严谨而周密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快捷好用,便于记忆。
总之,语文课堂笔记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意义重大,让他们受益无穷。我们也期待初中生的语文课堂笔记也能不断优化,不断向着自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