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唐华
[导读] 在小学阶段作为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做好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正确引领下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端正自身的行为品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品质素养。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祥霖铺中心小学 唐华

摘要:在小学阶段作为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做好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正确引领下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端正自身的行为品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品质素养。下面,主要就班主任如何规范开展德育工作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前言:德育在当前的小学教育领域所呈现的功能和价值比较突出,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进行革新,关注小学生的素质建设需求,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并在生本思想导向下对具体的德育工作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德育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品格。因此,在今后作为班主任需要积极发掘和探索全新的德育工作手段。
        一、开展主题班会
        在德育工作领域,作为班主任需要认识到主题班会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在具体的育人载体方面进行合理创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德育体系更加符合教育要求,也能够让学生在主题班会的支撑下,对德育活动产生较强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根据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认知不断深入。在设置班会主题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根据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提出相关的主题方案,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根据自身生活认知在班会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对具体的德育内涵形成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比如说,针对小学生的诚信考试合理设置德育主题,引导学生就考试中存在的违纪现象进行案例整合,然后根据自身的认知进行班会讨论,让学生能够在活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然理解。
        二、渗透传统文化
        在德育工作领域,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比较突出[1]。在全面开展相关德育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发挥出传统文化的功能优势,对具体的德育活动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让学生不仅能够形成更加丰富的文化储备基础,也能够促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根据自身的文化认知自主规范自身的行为表现。首先,可以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班级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构建柔性机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性管理。比如说,利用《弟子规》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管理,让学生的品质素养能够获得有效提升。其次,班主任可以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就班级氛围进行优化,设置文化主题墙,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让学生在班级环境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对自身行为素质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出传统节日的德育促进功能,在一些比较经典的节日中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如在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就屈原的爱国精神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丰富文化储备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塑造良好的爱国品质。



        三、强调榜样示范
        在全面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需要认识到榜样所具有的引领和示范作用[12]。首先,需要端正自身的思想认知,以身作则对自身的行为品质进行规范,从而发挥自身在学生道德品质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引领作用。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认真,让学生能够以自身为榜样自主规范自身行为。同时,也要从学生队伍中就具体的榜样形象进行发掘,针对道德素质表现优秀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定的荣誉称号,如道德标兵等,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同时也是为了让其他同学能够以其为榜样,自主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的品质。或者,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需要从生活中搜集比较积极的人物案例,将疫情期间的逆行者案例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强化爱国意识有效建设。
        四、拓展德育实践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情感建设需求在实践拓展活动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与创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就具体的道德内涵形成深刻的感悟,让学生在今后能够将自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和品质素养有效地付诸到实践当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围绕环保意识培养目标设置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参与期间建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或者,班主任也可以设置其他类型活动主题,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贯彻家校合作
        在德育工作开展期间,班主任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德育促进和落实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并在具体的德育思想上进行明确。与家长之间就具体的德育目标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3].之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设置德育方案,加强学生德育品质规范性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在道德领域的品质素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则可以获得学生在家庭成长环境中的有效信息,并双方配合共同完成德育工作的深化落实。也能够通过信息的双向反馈了解学生的品质建设情况,并对具体的育人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将以德育人的思想方针全面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在家校合作的思想支撑下,教师可以组织趣味的亲子活动,如一封家书的游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情感方面获得有效共鸣。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阶段将德育工作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下去,对于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品格建设所呈现的功能价值十分突出。在组织和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需要在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工作形式上进行创新,积极组织主题班会,渗透传统文化,强调榜样示范,并通过德育实践和家校合作等思想贯彻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德育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多项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桑茜茜.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108-109.
[2]瓦志宏.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
[3]叶海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