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李文华
[导读]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一门以画画为主但绝不仅限于画画的艺术类学科,该学科能够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

黑龙江省望奎县海丰镇中学   李文华

摘要: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一门以画画为主但绝不仅限于画画的艺术类学科,该学科能够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但美术作为非中高考学科,有时无法得到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正视。新课改又明确提出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美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显得尤为主要。教师在正视美术课的基础上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帮助学生在美术方面进行学习和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教学策略
        引言:尽管新课改已经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和发展,但由于美术是非重点科目且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课压力也比较大,美术课的处境一度非常尴尬。不仅学生把美术课当做了可有可无的学科,甚至有些教师也会在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时占用美术课的时间。本文就当代初中美术课堂的现状进行总结,并试提出几条能够帮助构建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以期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初中美术课堂现状
        现美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对美术学科都没有足够的重视。从教师角度来看,主要分为美术教师和其他教师对待美术课的态度。有些主课教师像数学教师或英语教师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经常会占用美术课或体育课进行教学[1],这样的情况在邻近期中、期末时发生的更多一些。而美术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应试压力,一般也会给学生学习主课科目的机会。再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去,让学生的练习也多停留在简单讲解后将绘画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这堂课就这么过去了。
        学生虽然很喜欢美术课,但在课业压力和教师的影响下,也会逐渐对美术科目产生偏见。具体表现为在上美术课时不专心听讲,在进行练习或绘画时与同学说话或者随便乱画几笔。甚至还会出现因为不确定美术课是否会照常进行而不带美术用具或美术书的情况。
        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正视美术课
       首先,各主科教师应该杜绝占用美术课的情况,每个学科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都会对学生的身心素养起到不同方面的引导作用。像“春日的畅想”,学生在进行绘画的同时能够仔细回忆春天常见的景色,同样的,这也会启发学生对不同时节、季节的景物进行观察。而对于产品设计或装饰物设计等内容的学习非常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还能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专业或选修课的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
        (二)结合课本内容适当进行拓展
        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来看,学生还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色彩丰富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2],而美术教材中又收录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适当的对该内容进行拓展讲解。一方面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充满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对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会通过教材接触到一些世界名画像《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等,教师可以在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讲解。以《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看画中女人的表情,再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微笑时是什么样的,在学生发现不同后,教师可以讲解画中的女子正处于丧子之痛中,所以她看起来虽然是在微笑但是却有些忧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也可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讲解。
        (三)丰富课堂形式
        学生时期接触到的美术课堂多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画画为主,其实画画知识美术的一个分支,教师可以就课本内容设计一些容易操作又比较新颖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对美术的呈现不仅限于画画,这样生动的课堂会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在兴趣的促使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静物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静物摆放位置并进行描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静物的位置进行调换,或让学生从家中选取可描绘的静物带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在观察和描绘静物时能够参与到课堂的设计之中,在课堂之外也能够逐渐养成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起身边的物品进行美术设计。像石头画、布贴画等,学生对于这样新颖的课堂形式都十分感兴趣。像在学习产品设计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玻璃瓶,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挑选并设计瓶标。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产品设计相应的广告语,在美术课堂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正符合新课改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在美术课上学生的实践机会还算是比较多的,但那只是针对练习的次数而言,学生的练习的方式非常单一。而且由于学生缺少生活时间经验,通过美术课能够呈现出的内容比较单一浅显。为更好的构建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宣传形式主动发现关于美术的展览,并组织或号召学生进行参观。像有些城市每年会在固定场所举办艺术展或画展,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参观。如果学校方面难以实现的话,教师则可以利用微信群或QQ群等通知家长,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在参观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展览中较为经典的作品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阐述看法。在进行产品设计等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特别的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也符合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知识特点。
        结语:想要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对该门科目重视起来。只有认可课堂的重要性,正视课堂,学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其次,教师要紧密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教授引导,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拓展。除此之外,为有效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成长为新课改要求、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京.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开展[J].牡丹.2019(35),142-143
[2]窦洪涛.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