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苏桂色
[导读]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管理是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上降乡上降中心小学   苏桂色   532408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管理是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得好,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工作才有实效。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发挥班集体的积极作用也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要面前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受性格、兴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差异的不断增大,学困生出现了。学困生的出现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班主任在实施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要对学困生给予尊重,立足学生们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困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要想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探寻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症下药,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学困生实现有效的转化。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特点
        (一)依赖心理严重
        多数学困生从小就在父母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他们对教师和家长产生过分的依赖,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心理。当学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的这种依赖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体的表现为:无法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无法自主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依赖心理的表现下,学困生排斥学习,畏惧学习,心理问题愈演愈烈。
        (二)心理情绪变化大
        学困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心理情绪不稳。比如,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学困生对某一知识点感兴趣,他们的情绪会异常活跃,整节课都很兴奋,不仅能思考问题,还可以和老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学困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之后,则得过且过地应付学习,甚至开小差。尤其在受到老师或他人的批评的时候,情绪异常低落,出现心理上的创伤,演变为自卑。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抓好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教育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每个班级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也成为每个学校重要的德育工作之一.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教育,使他们积极地融入班级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可根据班级留守儿童的人数、性别、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情况,结合学校、社会这个大环境,制订出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活动效果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修正方案,使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班主任还应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让留守儿童在课程中了解德育,从而形成健康正确的认知”。



        (二)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发挥优生的榜样激励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后进的三部分人。”学校也是一样,也有优秀生、一般的学生和稍微落后的学生,所以后进生的存在是客观的,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班主任转化后进生时,要先弄清楚后进生的类别,查看过往教师的评语及成绩,调查了解后进生的家庭环境,确定成因,再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等因材施教,制订出符合每一个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方案。在转化过程中,班主任要“优化教育方法,学会沟通后进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使后进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反之,就会损伤后进生的自尊心,使教育达不到教育者应有的要求,有时甚至会朝着教育者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转化后进生不能一蹴而就,要有阶段性目标,达到阶段教育目标后,要在班会课进行表扬鼓励,使后进生对自己更有信心。班主任要及时总结教育经验,再逐步深入,达到更好的教育转化效果。班主任把工作重心放在后进生转化的同时,也要发挥班级优生的榜样激励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等原因,宜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在榜样教育中,班主任可以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选择卫生、纪律、学习、文明礼仪、劳动等方面的榜样人物,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再由班级同学、教师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进行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材料,粘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并且利用班会课召开介绍与表扬榜样及其先进事迹的主题班队会,形式和气氛都要热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敬慕榜样的心情及争当榜样的决心,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你能我比你更能,你好我比你更好,你强我比你更强”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做好家长的培训辅导工作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即便是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范围也是越来越广,运用智能手机的家长也越来越多。班主任恰当灵活地运用一些小程序、App等可以高效地管理班级.由于家长的文化背景、年龄结构的不同,实际操作会有一些难度,如参与班级管理的家长人数不统一,这就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每学期都会找个恰当的时间对家长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既对家长进行使用小程序、App的培训,又对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等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教育目标、理念跟班级始终保持一致,达到家校齐抓共管的教育目的。
        (四)营造氛围,自我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在学生们的学习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困生之所出现以上提到的心理问题,除了自身的发展因素之外,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立德树人的提出,要求班主任实施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给予学生们以关爱,使学生们在爱的熏陶下,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建立积极的情绪情感。对此,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为了扭转学困生的不良心理,精心地组织了“手拉手齐进步”活动。具体地,我将学困生和学优生放到一个小组中,由学优生是按照“一帮一记录表”,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度学困生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拉近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距离,建构和谐的生生关系,同时使学困生在这种关系的体验中,享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怀,逐步地改善不良心理,塑造掌握意识,发展情感智能。
        总之,在实施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要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重视,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分析原因,制定计划;营造氛围,自我发展;实施赏识,体验成功,使学困生在有针对性的活动体验中,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实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利.略论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