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课堂提怪问的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唐瑜
[导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怪问题,对学生的这些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沉着冷静,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能融化怪问,化弊为利。

重庆市大足中学 唐瑜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怪问题,对学生的这些怪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沉着冷静,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能融化怪问,化弊为利。
【关键词】:学生  提怪问   应对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课前,总是要进行一番精心准备,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该节课涉及的课外知识进行充分的准备,还会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上课。尽管如此,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差异很大,难免会提出的一些超出课标要求的、甚至与本节课或本学科无关的“怪问题”。处理不好,会打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者助长调皮学生的嚣张气焰,影响课堂纪律,影响课堂进度,甚至还会贬低教师人格魅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著名学者陆九渊更深入阐明:“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我多年教学认为有疑问才能提怪问,学生提怪问不外是三种情况:一是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标新立异,展示自己,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三是有意刁难教师,捣乱课堂秩序。针对以上三种提怪问情况,谈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一.对待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提的怪问应尽量解答
        对于出于好奇心、求知欲的学生提出的怪问题,教师要沉着冷静,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应对办法,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嗤之以鼻,如果不加以解释,甚至喝斥学生,就会成功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起一面隔墙,抹杀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能力解释,课堂时间又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促进他们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如一次我讲到“输血与血型”时,一学生问:“动物有血型吗?”这种问题早在我的预料之中,于是我马上就回答:“有,而且每种动物的血型是不相同的,如:狗的血型有5种,猫的血型有6种,羊的血型为9种,马的血型为9—10种,猪的血型有15种,牛的血型达40种以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补充说“不同种类的生物血液是不能混用的,容易有排异反应,一般还是用人血好。现在有研究说猪血也能用,不过人家还是研究阶段,剂量也不大。”记得有一次学习“生物的遗传”时,一个学生提出“我的曾祖父、父亲都是秃顶,而祖父却没有秃顶?”。这是隔代遗传问题,要解释清楚需要很多时间,教材上又不要求,而学生已经提出了,如果教师不加以解释,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让学生误解为教师水平低知识面狭窄,从而瞧不起教师。如果加以解释就会耽误上课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事先没有预料的问题或者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可以把问题暂时悬挂起来,答应学生课后解释或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二.对故意刁难教师提的怪问应把问题抛给问题学生
        教学“生物的进化”时,讲到鸡的祖先是原生野鸡时,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呀?”顺着声音看去,哦,原来是班上平时最爱捣乱的张同学,这时候正用刁难的目光看着我,还微微昂起了头。我一下就明白了,他想用古怪的问题难倒老师,让老师出洋相。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同学们,他们正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没有慌乱,也没有生气,而是让全班同学进行了讨论。学生们的讨论发言共有三种结果:“先有鸡,原因是没有鸡哪来的蛋”“先有蛋,原因是没有蛋怎么孵化小鸡”“不清楚,无法判断”.对待这些结果我没有下结论,而是要提问的张同学通过网络或到图书室去查阅资料,在下一节课回答老师。
        对待提怪问刁难教师的学生,教师不要批评训斥,如果批评训斥,往往容易碰壁。因为这类学生由于某种心理作祟,大都不大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和影响,头脑一发热,就敢与老师顶撞,作出出格的事来,使得课堂无法控制。教师应该把问题暂时悬挂起来,让学生们讨论,答案由提问学生自己去思索,可鼓励他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如果他能回答,可以激励其学习,培养其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如果他不能回答,就会使其知难而退,以后不再故意提怪问,刁难教师了。
        三.对展示自己,标新立异,提怪问的应因势利导
        一次,我讲到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举例说:上个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亚洲及美洲大陆经常使用的DDT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杀虫,药剂顺着地面的水流汇入海洋.在从没有使用过的南极企鹅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的体内也发现有DDT存在。此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因纽特人为什么要吃生鱼片?为什么吃生鱼片还不拉肚子?”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马上集中在他身上,又马上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看到当同学们看他的哪一瞬间,他也用非常自豪的眼光扫视了全班同学。通过观察,我知道他平时很少提问答问,成绩比较差,朋友也比较少.我就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说明你上课能积极思考,知识面又丰富,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这学生高兴的说出了他喜欢看课外书籍,是从课外书籍中获得的,而且还爽快的把答案也说了出来。
        常有“与众不同”的表现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差、纪律性差、思想觉悟低,他们在班级中经常以违反班规校纪或者犯错的方式表现自己,做事情比较偏激,同学们大都不愿意与其交往,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千万不要以为学生是故意刁难,教师要抓住他们想表现自己的这一“闪光点”加以诱导,如:可以反问他问题是从哪里获得的,表扬其爱看课外读物的优点。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多余的时间用在看课外书上,少违反班规校纪 ,还能改善人际关系。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提的怪问是难免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掌舵人——教师,要沉着冷静,应因势利导,以变应变,善于利用以退为进反客为主的策略,不可大发脾气,要谦虚谨慎博闻广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