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成燕
[导读] 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抽象性也增加了学科的难度。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成燕  402660

摘要: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抽象性也增加了学科的难度.本文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提高数学有效教学的方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升数学课堂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师生之间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改变传统课堂的单一化,为未来数学课堂的深入科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难度较大,内容变化多样,学生长期以来陷入“题海战术”中却难以得到能力的提升。对数学存在一定抵触心理的学生远远大于其他科目的学生数量,因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与热情,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
        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压力,这一方面是与数学学科内容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学的方式不得当,教学方法僵化有关。在一些教学任务比较重的学校,教师只能不断的增加数学的课时安排,增加数学作业的方式强迫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但是这种硬性的学习方式往往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还会加重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时代性不足
        传统课堂的教与学的单一化方式已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在数学课堂上这种改变则出现了滞后性。教师在较重的教学任务下难以有精力创新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水平的欠缺,很多教师也缺乏将数学生活化的能力,对于课堂知识与时代的融合,与生活情境的融合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对。
        (三)课堂评价方式片面,完善性不足
        受课堂评价方式片面化的影响,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方式并不接受,甚至不愿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教师没有推行及时的鼓励措施,也没有创新相应的课堂评价体系。在初中较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这种现象尤其常见。教师无法找到症结所在,反而将其归咎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太差,往往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通过构建生活化情境,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


同时生活化场景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吸引学生主动的思考,自主学习,钻研相应领域内的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统计调查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一些方法,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认识,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统计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学生可以统计小区内某一时间段的人流量,也可以统计菜市场的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模型,并且运用所学的实施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
       (二)引入多元化教学,让数学富有时代感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让教师通过对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保障课堂的流畅性与完整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比如当前比较热门的微课技术就非常符合数学教学。因为微课短小精悍,并不需要占用学生太长的观看时间,对于重点难点进行精准的解读与突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便于学生提升自学能力。教师要积极的学习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了解网络课程录制的方式方法,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难点的讲解供学生课后的学习使用.同时这种微课的形式也可以参与到新课导入的环节,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方式的多元化。
        (三)完善课堂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积极的创新课堂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评判标准。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微信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积极性,互动完成情况等进行情况通报,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学生利于接受的评语内容,这样既能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鼓励。这种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践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基础。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互动交流探讨,互相借鉴有效的评价手段,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数学课堂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提升与完善,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学会主动思考,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让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化解学生与数学之间的心理鸿沟。教师要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高效的引导下掌握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延社. 推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09):134.
[2]戴晨霞.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20):0026-0026.
[3]李云.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J]. 家长(下半月), 2019(03):13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