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孟文婵
[导读] 小学数学是作为小学阶段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学好数学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中心小学 孟文婵 552405

摘要:小学数学是作为小学阶段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学好数学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多教育模式和方法,其中最有效、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内容,有效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来自生活,生活充满了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与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进而更好的将数学知识加以运用,提升学生们的运用能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很多误区,这将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生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策略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自我能力。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不足,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化教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策略,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
         现在大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以教科书的基本知识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活动往往死守教材而脱离生活实际。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一样的,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和学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却不能很快吸收新知识。教师讲课速度太快,他们跟不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即使老师解释更多的书本知识,学生们也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并进行提问的机器,这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是相冲突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基本数学理论和生活内容的整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接受数学,充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是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我国大部分的课堂都以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基础,所以与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教育理念是不一致的,从而使学生们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只能记住教科书中的数学符号和概念,而未能进行主动的思考问题,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导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课感到厌烦。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会限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适应目前的教育改革趋势,探索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题不能简单的以小李给小张5个香蕉,小张给小王1个苹果和2个香蕉,小王给小李6个香蕉和2个橙子这种单一的构建式的问题来进行数学学习,这种方法虽然运用了生活元素,但缺乏真实性。小学生们在接受小学水平教育的同时,也在努力理解和体验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增添具有真实性的生活元素,例如,钟表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与钟表的学习相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加法等知识,不仅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掌握了钟表的使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而教育理念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生活资料和理论知识综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结合中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追求生活的教育理念不应该单纯地在生活中重复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环节中得到深刻体现。第二,要适应和创新生活材料的选取,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提高实际能力,使之适应和创新生活材料,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师无法用一两次的测试结果来衡量,应当循序渐进。
        (二)科学引入生活化元素,贴合学生实际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情况科学地运用生活元素,在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在体验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贴合学生实际,使生活元素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生活资料的选择应该适合小学生的日常,只有更好地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才能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新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为基础,合理使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料,贴合学生实际。
        三、总结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真正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得调整,使生活元素能有机地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大左.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优化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27-28.
[2]关侣萍.生活数学 活力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82.
[3]文镜.探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