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黄施美
[导读] 狮子灯和吞口都是富源水族的民族特色文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文化馆   黄施美 655500

摘要:狮子灯和吞口都是富源水族的民族特色文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包括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沉淀。这些文化都记录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是历史的见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要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让优秀民族文化被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水族;狮子灯;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根植于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经过历代积淀与发展,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成为我国旅游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以及能够让旅游者获得一种不同的文化体验,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十分受到旅游者的喜爱。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它不仅有原始木林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丰富多彩、原始的少数民族风情,多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更是云南发展旅游产业中最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优势。因此,云南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
        水族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之一,水族文化是水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具有水族民族特点的文化。水族文化是水族的精神力量,并且是水族人民认识和创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表现在本民族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水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开展、保护好水族文化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一级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保护水族特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切刻不容缓。
        一、水族文化发展的存在危机所在
        水族文化包括了整个水族人民在生产和发展进程中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民间故事、歌舞等。如何去整理并发掘这些传统文化,使其促进水族的发展、繁荣,是一件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目前水族文化的发展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危机:
        (一)水族语言出现危机
        文化的形式之一就是语言,水族的民族语言是通过历代水族人民在生活创造中不断积累的智慧结晶。水族语言是这些水族百姓在生活中的日常交流方式,是凸显水族存在和发展的一种信号,一种象征。因此对一个民族来说,本族语言的存在显得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大众化,使水族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使水族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让水族语言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阻碍,给水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例如:随着电视的和互联网络的覆盖,水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加速了水族人民“汉化”的进程。水族现在的小孩子从出生开始学说话,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视和手机来完成。所以现在的水族孩子绝大多数能说一口顺溜的汉语,但却逐渐遗忘了本族的水语。久而久之,人们对自己本族的语言就会慢慢淡忘,这些长大的孩子彼此之间的交流都是用汉语进行,他们根本不会说水语了。


走近水族的村寨中,能听到说水语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很大的老人,年轻人以及小孩口中几乎听不到本族语言。语言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支撑,本族语言的淡忘对整个水族文化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二)水族文字出现危机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诞生的标志。我国56个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水族也有。水族早先的人民在生活和劳作过程中创造了并记录下自己民族语言的符号——水族文字。由于水族文字比较难懂、难认,不易学,所以不容易普及,这也就导致了能认识并会运用水族文字的人是非常之少。在水族人民大量聚居地偶尔有几位老先生掌握水族文字。随着这些老一辈文人的过世,水族文字出现了断代危机.年轻一辈的人里面,几乎没有人认识和使用水族文字了.文字的断代给水族语言的发展和传承造成了致命的危机,必须采取补救和保护措施。
        (三)民风、民俗出现危机
        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城市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大量农村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往经济发达的城镇迁移。有的少数民族比较稀少和分散的地区,政府引导他们进行了搬迁,于是乎他们大量的搬到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或县城去。水族同胞也没例外,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离开乡村进入城镇。在与其他民族人民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很多独特的民风、民俗也随之被逐步被遗忘,甚至抛弃。例如水族的狮子灯,至今这一习俗已传承百年,以前每逢节庆日,水族人民就会舞动狮子灯来庆贺。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舞狮子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也只有在非常盛大的节日时,才能偶尔欣赏到。狮子灯是具有水族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从前在庆祝丰收或者遇上喜庆日子,水族人民便会舞上狮子灯以示庆祝。水族的老少百姓会围着狮子灯载歌载舞,将心中喜悦表达出来。狮子灯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但是现在很多水族年轻人都以挣钱为目的,觉得舞狮子灯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于是都不愿意继承和发扬,所以狮子灯在水族人民中已经不常见了,更不用说将其发扬起来。水族的另一个特色文化代表是吞口,其本意是有什么就能吃什么,象征着能吞灭一切邪恶和灾害。最早,吞口是以画像的形式出现在每家每户的门窗上,和汉族的门神有着相似的作用,保护百姓平安健康的.后来因为画像不易被保存,于是吞口就改用木料来雕刻,以便长时间的悬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琳琅满目的装饰品大量涌现,逐渐也替代了吞口的位置。年轻人不再信奉恶魔和神灵,也不再欣赏吞口的文化之美,于是吞口也逐渐被遗忘.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这些具有水族特色的名族文化都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被淹没。
        二、保护水族文化的思考
        水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迫在眉睫,这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水族民族文化保护,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只有加强政府的重视才能有规模的进行。其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就需要将这些特色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和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小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了解民族文化底蕴,才能继承和发扬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洪超.文化服务促进政策国际化[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87):34-35.
[2]李维.立足本土,传承文化[J].艺术品鉴,2019(23):56-57.
[3]刘振.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新闻战线,2020(4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