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何艳芬
[导读]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第一小学   何艳芬   679300

摘要: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蕴含了无限潜力和重大价值的备课形式。改革集体备课方式,完善管理工作,更新备课理念,创新自由的教研文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实效性
        集体备课是中小学的主要教研形式。集体备课中,通常需要一位主备课教师来说课,其他成员参与研讨,最后设计出一份精美教案。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关键人物是主备人,如果主备人对教材大纲非常熟悉,则备课组内只要针对一些细节进行打磨、优化即可。如果出现课时划分不当,则往往需要很大的改动。这个过程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非常有利,因为可以看到骨干教师备课、打磨的全过程。
        一、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一)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小学数专业知识、精炼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较高的政治素养,还要具备广泛涉猎、与时俱进的精神。通常,小学数学教师的第一身份是中小学的学科教师,小学数学课程虽然都是专业教师,但是学习和进步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暗示着教师的责任越来越重。集体备课帮助教师成长,让每一位学教师成了备课的主体,可以从案例、设想、理念、过程等多方面开展较为充分地研讨。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程质量
        高质量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永恒的价值诉求,教育的改革理念与思想最终都会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小学数学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不同,其课程建设与发展起步时间较短,理论经验较为缺乏。相较于个人备课而言,创新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灵活,可以多人共享案例或专题,交流教学方法、授课思路、学步骤、工作心得等,实现小学数学教师之间的优化合作,促进小学数学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培养优秀小学数学课程教研文化氛围
        健康的教研文化集中体现了教师群体的良好素质,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课士一门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了中小学要成立小学数学课教研组,组织数学教师定期开展教研和课题研究。备课是小学数学课程教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备课方式较为自我,数学教师之间互助较少很难形成和谐的教研文化。而集体备课这种基于团队协作理念构建的教研学,在为小学数学研究提供了切磋平台的同时,也拓展了教研的广度,学教师备课存有疑虑之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教研习惯,通过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的取长补短、思想碰撞、共享集体智慧,不仅深刻认识到其意义和价值,更能促使群体内部形成锐意进取的良好教研文化氛围,破解当前小学数学课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提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建设自由的集体备课文化
        在集体备课中,文化氛围很重要,而这个文化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创设的。打造轻松、自由的文化氛围,能够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畅所欲言,不受传统思想的约束,自由发挥而不用担心被责备。思想上的自由会促进交流的自由,教师们不同的思想在集体备课中相互迸发出火花,不同的智慧凝结成结晶。学校管理层面管理方式不要采取压迫式的,尽量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想法,鼓励他们在集体备课中迸发更多的想法。不要给教师太多设限,不要只允许教师做规定内的事情,而是要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挥。学校层面减少对教师的舒服和压迫,促进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自由发挥,养成一种“自觉状态”。
        (二)建立小学数学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制度的建设将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学校教研管理之中,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为了防止集体备课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形式化等消极状态,学校不仅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而且有必要系统论证和广泛征求一线学教师的意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集体备课制度应该保证几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包括学教师备课考勤、集体备课时间、备课进度、备课主题内容、主备人安排、学教师轮流发言、备课记录、日常性检查、阶段性评估等等。
        三、关于集体备课的进一步思考
       (一)集体备课前主备教师要充分思考
        集体备课时往往先由组长或者是主备教师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其中包括具体的教学流程、设计意图等。可以发现,主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需要在集体备课之前做足功夫,而不是简单地下载一份网络教案或随意选几道例、习题,留待集体备课时大家讨论。具体来说,主备课人深入了解当前流行的不同教材版本,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选配数学习题,将这样的教学设计初稿带到集体备课的现场进行讨论,才能取得好的备课效果。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
        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为主要前提。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班学情开展集体备课。同时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等,努力和学生的星球爱好结合起来。集体备课还需要为学生留有成长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全方面的成长。集体备课还需要把学生设计成教学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接受者,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打磨研讨时组员要多提操作建议
        集体备课时,在主备教师简要的说课后,备课组长可明确几位骨干教师重点发言,其他教师有选择地表达意见。打磨教学设计时,要多提操作性建议,并阐释为什么这样改,这样改有什么好处。尤其是,数学教学常常离不开练习教学,所以,组内教师需要针对习题的集体备课要深入讨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东升。新旧教学的分水岭[J]。基础教育课程,2019(25)。
[2]刘志慧。离开课件,切线长也可以这样上[J]。中学数学(下),2019(17)。
[3]谭启泉。复习案习题的细节打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二次函数章末复习案打磨说起[J]。中学数学(下),20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