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问题式情境教学优势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付钰
[导读]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探究,体验体现核心素养。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   付钰  721013

摘要: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探究,体验体现核心素养。如何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和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就问题式情境教学的优势,论述问题式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核心素养 
        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定义、命题和应用密切联系着,它涉及代数、几何以及统计,串联着高中数学整个内容。数学抽象与数学定义的由来息息相关,经历着从特殊到一般、抽象出事物的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表述研究对象的本质。逻辑推理体现了命题的组织和发展延伸,通过归纳、类比、演绎推理等形式得到数学结论。数学建模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运算贯穿在代数中,直观想象与几何密切联系,通过图形的学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和直觉思维的形成,建立代数与几何的联系,构建直观模型。数据分析与统计相关,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分析,再到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形成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过程。
        数学思想贯穿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在培养数学抽象的同时,学生也学习到特殊与一般思想和化归与转化思想。学生能够通过对个体的研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能够将待解决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数形结合思想联接着代数与几何,是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结合,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在数据分析中,偶然与必然是人们研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描述,通过探索数据的特征找到符合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于涉及多种情况的问题,运用分类思想,在具体问题中讨论,并运用逻辑推理得出数学结论,最后整合出比较全面的方案.在数学建模过程中,通常会建构函数模型并运用方程求解。
       基于以上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我们的教学应当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高中数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其中突出了问题式情境教学的重要性。问题式情境教学的优势可总结如下:
        1.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导向,活动为过程.学生兴趣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从而发展到创造性。其一,让学生喜欢学习,这是兴趣培养的敲门砖。其次,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兴趣培养的永动机。然后,积极性和创造性水到渠成。数学知识相对枯燥,而有问题情境作为背景,则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



        2. 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吸取,而应该是主动的吸收过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能提升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是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学生越小的时候问题意识越强。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小孩子都喜欢问为什么,这就说明人本是是好问的,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仅会使得学习变得有趣,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形成一系列的问题串,从而将知识学透,从“学会”变成“会学”。
        4.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十核心,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育乃至民生的大事。我国的科技建设需要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知识要学活,而不能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模式息息相关。情景式问题教学模式可让学生从情境与问题中发问,可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5.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建模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新课程把数学建模与探究作为必修的模块学习,提高了数学建模的权重,学生学习数学时常会觉得数学没用,不像理化生等自然学科与实际生活结合的那么紧密,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6.创设问题情境,应该为适宜的数学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学问”比“学答”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角。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2017版数学课程标准》
1.徐连霞:《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情景教学策略探究》
2.覃辉:《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效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3.苗绘绘:《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4.付钰,出生于1988年3月3日,中学二级高中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