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张桂山
[导读] 童话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汉语知识,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

重庆市丰都县虎威镇中心小学校   张桂山  408202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汉语知识,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小学为例,探讨了小学低年级童话选择和教学指导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教育;童话;教学指导
        童话是小学生文学的一种,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有中国古代童话,也有近现代童话、欧美童话、古希腊童话等。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重视童话教学的研究,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小学语文发展的现状来看,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教师忽视童话教学的文学价值是文本选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童话作品中,作者灵活运用夸张、象征主义和拟人手法,掌握童话的幻想性和联想性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然而,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童话的文学价值重视不够。从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童话教学的误解是重要原因。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会逐渐降低。事实上,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对童话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学习童话的兴趣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童话教学中注重说教,会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促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想象式教学
        童话不同于其他文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神秘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比如在《小白兔与小灰兔》的故事里,老师可以把情景设置成小兔子的故事,想小兔子想什么,说小兔子说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复制出两个小兔子的形象。作为观众,孩子们会忘记自己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会跟随老师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进入童话世界。教师也应该放弃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享受童话世界。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在剧情中,就像演员和导演一样。他们比观众对剧情和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感受童话的情感美
        童话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原则,这些情感和原则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一些情节和细节直接表达出来。因此,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童话文本的基础上,小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想象出空白文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感受和体验童话的情感美,升华自己的情感。例如,在《风娃娃》的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文本阅读和分析的熟悉程度,设计出风娃娃的两个字母。话题曝光后,风娃娃的第一封求助信出现了。通过信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帮助风娃娃,然后跟着它走进童话,感受风娃娃的善良和纯真。


最后,根据风娃娃的感谢信,他们自然意识到“做好事也要对别人有用”。
        (三)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童话,提高童话在选文中的比例
        目前,小学教科书中存在一些与小学生年龄不符的童话文本。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选择童话文本。要区分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人格特征。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应该选择更简单、更容易理解的原著童话;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该选择原著长度和经典童话,甚至选择一些童话诗和童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可以在精选的阅读材料中加入一些篇幅过长的经典童话,提高童话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比重。
        (四)角色扮演,情感升华
        童话故事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吸引着学生。好的故事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内化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因此,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童话编教学剧,让学生尝试表演.比如在《北风与小鱼》的故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头饰或加一些道具,让他们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扮演角色。在动作和语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创造,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故事的印象。
        (五)组织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及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大量读书的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保证。但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果学生不擅长学习,不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会渐渐被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定期交流读书经验。组织班级“童话阅读报告会”,以给学生制作图书推荐卡、阅读记录卡、幻灯片演示、讲故事、演出等方式进行汇报。开展优秀活动,开展读童话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童话鉴赏能力。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安静地和孩子一起看书,举办亲子阅读大赛,协助学生和家长完成比赛。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学生们可以用这些方式交流他们的收获、经验和感受。这要比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更加有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童话是孩子们亲近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它是引导学生智力发展的旗帜,是孕育美好生活的摇篮。因此,应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在童话世界里分辨真善美,使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观念逐步强化。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童话中享受更多的乐趣,增加他们的自由度,给他们自由的想象。重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证终身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7(01):60-62.
[2]张静.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学周刊,2016(05):148.
[3]王菲.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10):140-141.
[4]谢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1):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