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杨高强
[导读] 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学生可以利用想象、计算、建模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等令自身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

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   杨高强  525300

摘要: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学生可以利用想象、计算、建模以及进行逻辑推理等令自身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新课改的推动,要求高中数学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目标,令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摆脱传统的学习观念,不受应试教育影响,综合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应从各方面入手,对学生采取素质教育,并提高其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综合型人才。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各年龄段教育事业也都在发展创新,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为责任,还需增强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这也是新课改中较为重视的一个环节。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科中重要的一门,其影响着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以往数学课堂的学习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学生们科学素养的培养,针对此,应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其对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学生们的水平一直停滞不前。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以及数学抽象等。其中,直观想象、逻辑推理以及数学抽象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令学生对数学的本质做出细致的了解,同时还要把握好数学的关系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而数据分析以及数学运算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这对学生提高自身的数据处理等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发展数学的动力:数学建模则是在数据处理及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拔高和拓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是学生在学习时的重要环节。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科学化的教学结构
        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根本,也应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主要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令其对自身有充分认识,进而提高自身各项能力。教师可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身水平,令其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及规律,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特色。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养成较佳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胆识,进而使自身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可将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进行合理的划分,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而后全方位地进行教学空间的拓展,将整体的核心素养贯穿到学生学习中的各方各面,保证学生能够在每一章节、每一课时中体会到核心素养的内容。这也就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化的教学结构建立,可建立为“金字塔”式样,层层完善和培养,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教师要将创新的意识向数学课堂融入,令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二)创建多元化的教学路径
        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整体核心素养,即需要把握整体的课堂内容,在保证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路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化以及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以及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及微课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令学生合理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另外,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交流,利用微视频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从而掌握更多创新知识。
        (三)在实践中提高数学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教师可在教学内容基础上设计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强化其基本的技能,并开展社会实践,令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根据学习的计划,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再利用这些内容提高数学实践能力,这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数学的实践环境作为重要的学习环境,其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要想提高其核心素养,则必须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还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数学解题中,同时还能延伸至生活中。学生将这些能力进行提升,可有效改善自身对数学的看法,进而爱上数学,通过多种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获取。同时还能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四)具体的实践操作
        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保证其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并努力完善和保证整个实践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还要杜绝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进而影响整体素质的培养;其次则是教师还需做好指导与实践的规划,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数学习题练习,在生活中如遇到一些数学问题需要处理,则可利用所学进行解决,举一反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核心素养;最后则是制定相应的考试,对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考核,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进而使其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学科,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应做出改革,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令其成长为全能型的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数学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只有做好必要的教学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锦新.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探究[J].文存阅刊,2019(24):99.
[2]姚源心.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散文百家(下),2020(11):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