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巫盛源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教学内容。

四川隆昌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巫盛源  64215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的基础上,注意核心素养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性,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以素质为核心,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达到深度学习数学的效果,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强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知识,以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片面注重记忆学习知识,缺乏深度加工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记忆学习,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加工。他们不使用复杂的关联、概念图等,使他们很难完全掌握新知识。
        (二)缺乏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性不强,与小组成员没有真正的沟通和互动。对教师布置的核心任务缺乏深入的讨论和沟通,暴露出合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缺失。
        (三)意识淡薄,反思能力差
        学生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他们不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难以有效地监控和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选择最佳的补习和改进策略,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数学。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一)引导学生融入研究
        在这个层面上,在上述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锻炼思维的过程。通过思考和感知,他们可以实现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的人文关怀。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教给每个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并与学生私下交流,通过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更有利于沟通和互动师生之间在未来的教学中,为有效的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能激发深度学习的生活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不希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解读过于僵化。如果教学活动完全以枯燥的教科书专业知识为指导,促进课堂联系,学龄儿童将立即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强调“生命就是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希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而且会让他们有一种运用所学知识的成就感。知识的先验共振和知识应用过程中的成就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它表明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这也是一种深度学习的形式。
        (三)注重比较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不同的数学知识板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为了避免学生知识的混乱,教师必须注意比较法的有效实践。虽然现有小学数学教材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要突破这些不足,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比较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改革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内容、新要求、新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基本条件,通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有些教师根据比较实验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第一种是基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划分。第二组分析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综合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种实践性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动机。
        (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小组合作,探索学习方法。比如在“分数”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索,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引导,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教学内容的应用,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效果。
       (五)创建高质量的单元学科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大量的试卷复习单元过程来复习题海战术技能的教学阶段。然而,事实上,学生不能解决的知识点仍然没有解决,而学生的知识点往往是已经学会的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复习阶段,为学生创造高质量的单元话题学习,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深度学习。首先,教师需要确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单元学习主题。例如,在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进行“生活中的圆”的单元学科学习,在复习中总结圆的特点以及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科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和思考以前忽视的知识点,检查和弥补不足,找出问题并记录整理成笔记。
        (六)及时回顾,深刻总结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复习和总结学习过程和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内化和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使他们在反思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克服数学难题的信心。同时,也能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的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教师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学习情绪等方面及时引导学生复习,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经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断的自我总结和评价,学生可以优化学习过程,深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结束语:
        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而言,要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有效控制外部因素的干扰,为学生提高综合学习水平提供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参考和影响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数学核心素质。此外,本文还从核心素养的角度介绍了小学数学深入学习的策略,逐步完善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具体实现过程,提供学生学习质量和深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湘莲.关注算理,在深度学习中提升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58.
[2]龚卫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5.
[3]黄安祺,郭方年.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19(11):50-51.
[4]纪桂玉.“深度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本真[J].小学教学研究,2019(33):71-73.
[5]颜爱华.为小学生数学的深度学习“搭台阶”[J].小学教学研究,2019(32):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