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田茂伟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互换,在新阶段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田茂伟 533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互换,在新阶段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分组实验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分组实验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对分组实验的合理应用来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有效策略
        初中物理这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型学科,学生对于它的学习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物理知识本身较为复杂抽象,如果教师单单以课本来进行填鸭式教育,将很难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对于那些较为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物理知识,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开展,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此外分组实验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互动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物理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分组方式不合理
        物理实验室里的器材都是有限的,无法实现一个学生一台操作.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分组的形式,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实验。在分组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优势互补,一般每组都会分配一个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发现,优秀的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占领着主导位置,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参与到实验中去。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来说,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二)学生的兴趣不高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物理实验是相对困难的。对于一些同学来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处处碰壁。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物理实验还考验学生的细心程度和耐心程度,就比方说实验的误差分析这一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反复计算、验证。面对物理实验烦琐的步骤,很多学生都表示,物理实验课是枯燥无聊的。
       二、初中物理开展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实验相关准备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分组是否合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分组方式能够使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实验中,以此看来学生的分组方式是开展小组实验的重要基础。在分组方面,教师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教师应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为依据来平均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一般来说班级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优秀、中等和差等,那么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就应该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为原则,将每一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分布,此外还应注意班级男女学生的分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然后教师还应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一个小组长,对于小组长的选择教师不应持着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学习好的才可以,对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主动争取小组长这一职位;最后对于所分小组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具体的成绩变化去实时地更新分组。
        此外开展物理实验的课前准备还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应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准备好相应的器材、实验工具等,确保实验器材数量的充足,能够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由于初中物理中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在器材方面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教师应组织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找一些物品来自制实验工具。比如说在《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去底的饮料瓶和乒乓球,让学生通过自己带来的器具来分组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降低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最后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结论交流,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适当点拨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物理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不论是基础知识讲授课还是物理实验操作课,教师往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教师无法清楚地认知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开展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在分组实验中的参与积极性。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实验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物理和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说和物理力学有关的不倒翁、与声学有关的听筒等。此外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和物理实验相结合,来完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三)老师监督指导
        对于一些比较困难一点的实验,老师需要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去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让学生可以完成实验,学生有了成就感之后就会慢慢地对实验感兴趣,意识到“原来物理实验也不是这么困难.”老师同时还要发挥监督的作用,规范学生的操作,防止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故。例如,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光屏上始终没有呈现出LED灯的像,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施以援手,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帮助解决。
        三、结语
        物理不仅是初中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加强学生理解记忆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分组实验教学法就在物理教学中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张彦玲.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2):138-139.
[2]陈协桥.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