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梁琴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非常的重要,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掌握非常丰富的语文知识,逐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镇横茶小学  梁琴 525346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非常的重要,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掌握非常丰富的语文知识,逐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语文讲述的课文中拥有非常多的优美句子,因此,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句子,掌握写作的手法,能够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始终紧跟教师讲课的步伐听讲,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讲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的素养,其次讲述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境;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引言:在核心素养语境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在阅读时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语言表达,同时也帮助提高学生注意力,避免分神。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应该更加考虑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更好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教学作用,便需要提前了解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要求在学习语文学科的时候,学生能够在语文课文中感受到世界的爱,感受到道德重要性,另一方面便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持续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导语文的时候,需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习到的语文写作技巧进行语言能力的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提高交往能力。除此之外,也需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持续发展,当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分析一件事物的时候,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最后由于在学习小学语文时,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优美的语言,因此可以将优秀的语言积累下来,逐渐的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1]。
        二、核心素养语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看法
        在教导小学语文的时候,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以及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学生接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培育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的能力,能够促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现如今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大脑的发育并不完全,因此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比较弱,对此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中隐藏的魅力,在不断的训练中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以及写作技巧,提高阅读以及写作的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以及写作过程中逐渐的提高语言交流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部编版《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开始学习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当学生大体了解教材所讲述的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找出作者应用写作手法的地方,并且利用课文中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进行自己家乡冬天的描述,在描述家乡冬天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灵活的使用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方法。通过对优秀的原文进行模仿,能够逐渐锻炼学生语言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模仿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最终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2]。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不仅包括人文知识,同时也包括地理和文学知识等。以上知识尽管类型比较多,内容比较复杂,但是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相连,为了能够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得了例子作为素材,营造出生活化的情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在虚拟的生活化情景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部编版《锄禾》这首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课件的播放,并且利用多媒体创造一个农民劳作的情景,让学生在观看该视频课件的时候,不仅了解基本的劳作方法,同时也能感受劳作的辛苦,给农民抱有同情,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当学生在观看视频完成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关于该课件观看的观后感,让学生在写观后感的时候逐渐的提高写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
        (三)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完整的人格,为之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人教部编版《桂林山水》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该篇课文,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作者描写的桂林山水美感,教师需要利用该篇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除此之外也需要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了解桂林山水之美[4]。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便需要采用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逐渐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之后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惠平.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32).
[2]马雪晶.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42):2.
[3]郭海燕.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向[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6):230.
[4]李杨. 研究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变[J]. 未来英才, 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