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曾梦虹 杨世秀 起玉学
[导读] 实施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这将是对作文教学的创新构建,让学生在作文中回到生活。

攀枝花市第六中学 曾梦虹 杨世秀 起玉学   617000

        阶段性研究报告
        ◆课题概述
        实施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这将是对作文教学的创新构建,让学生在作文中回到生活。通过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学生在体验中思维、感悟找到写作素材,从而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序列教学体系,从而改变传统习作教学的弊端。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和提升教师习作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新课标的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阶段研究目标
        一、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写出来,并尽力写生动。
        二、教师能把习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三个步骤在教学课堂中有效、顺畅的循环。
        ◆阶段研究内容
        一、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细节,如何写生活细节。
        二、教师如何让体验式习作课堂教学模式即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三个步骤在作文教学课堂中有效、顺畅的循环。
        ◆阶段研究活动或举措
        一、确定课型及授课方式
        研讨授课内容,确定学生体验的方式用视频和表演、情景再现来调动学生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具体研究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视频)--------对家庭生活体验的片段训练
        第一遍上课步骤和方法:
        (一)方法指导:
        1.要明确主旨(中心)
        2.描写方法(即细节描写)有哪些?
        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强调:(1)语言描写中要加入修饰语,如“愤怒的说”中“愤怒”就属于修饰语(2)外貌描写中要抓住特点来写,不用写得过长;(3)所有的描写方法都可以用各种修辞手法。
        (二)体验生活创设情境进行片段写作
        给出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只有36秒的视频片段。这个片段是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因为没有考好回家被妈妈质问的情节。
        1.反复让学生看几遍,大概需要8分钟左右。
        2.学生开始写作,然后叫学生批注出各自作品中采用的描写方法。
        3.相互修改(修改字词、添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注:这个环节有5位同学大概6分钟以后才开始动笔写,其余同学近1分钟就能开始动笔写)
        (三)表达生活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它同学边听边修改或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
        三、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作品出乎预料,学生有材料可写了,总体比平时写得长,而且很多很生动;(二)导入的预热不够,特别是“从视频到写作”这个过程引导不够,导致几位同学思维没有打开,很久才能动笔写。(三)“为什么要用细节描写?”这一点学生感悟不深,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可以用“烤串和调料”来比喻(烤串比喻作文,调料比喻描写方法),效果很好!
        第二遍上课步骤和方法:
        经过反思和修改对第一次上课的步骤进行了调整
        一、明确中心和给出描写的基本方法(同第一遍上课内容一样)
        二、感悟生活特别强调导入部分,目的是充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
        师问1“你们有没有因做错事或没有考好时被父母责备、质问的时候?”
        师问2“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什么感受?你注意到父母表情和动作吗?是否感受到周围特别的气氛?”
        让学生自由去回答、自由去讨论,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5--8分钟)
        三、体验生活创设情境进行片段写作
        给出36秒的视频片段(步骤和第一遍的一样),同时在反复看视频的时候也反复引导语言、环境等描写,进一步引导无话可说的同学的写作思维。
        (注:这一次叫开始写后全班同学最晚的45秒就开始动笔写了。)
        四、表达生活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它同学边听边修改或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
        五、教学反思:
        这一遍调整了一下教学步骤和思路,特别注重了写作前的导入、预热环节,学生入笔很迅速,各种描写方法应用更多,当然文章就更长更生动了。
        活动二创设情境(表演)---------对学校生活体验的片段训练
        第一遍上课步骤和方法:
        一、创设情景,提供写作素材
        “抢纸团”游戏,游戏规则:
        两个同学相对而坐,共抢一个纸团,听口令开枪。口令“三、二、一,左手(右手)”注意:抢纸团时,要求双眼盯着对方(让生学会观察)
        二、指导学生体验情境
        (一)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示范一下,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两位同学的神情、动作、还有语言等活动。两个同学示范后让其说一说:体验感受,问题如下:
        1.在这个游戏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在抢的过程中,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游戏结束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二)全班同学共同体验
        组织全班同学两两相对而坐。准备好,开始游戏(安排三至四轮),体验完之后,想一想体验感受(问题如上)
        三、指导学生写作
        (一)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下来,并且借助《老王》里的细节描写方法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二)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想要表达出什么?是游戏的有趣,还是校园生活的美好?在写作时,一定要确定一个写作的中心。
        四、表达生活学生作品展示
        (一)学生开始写作,然后自己批注出各自作品中采用的描写方法。
        (二)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它同学边听边修改或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



        (注:这个环节有6位同学大概5分钟以后才开始动笔写,其余同学近2分钟就能开始动笔写)
       四、教学反思:
        (一)学生在游戏时,体验点更多的在于游戏本身的趣味上,没有很好地提醒并引导学生关注对手神态、动作、语言及环境等写作素材;(二)全班同学情境体验后,只要求回想体验的感受,却忽略了交流,如果让学生交流一下可以让体验更深刻;(三)写作方法指导时,口述较多且不够具体,导致学生写作时方法运用较少;第二遍上课步骤和方法:
        经过反思和修改对第一次上课进行了调整
       一、创设情景,提供写作素材
        “抢纸团”游戏,游戏规则:
        两个同学相对而坐,共抢一个纸团,听口令开枪。口令“三、二、一,左手(右手)”注意:抢纸团时,要求双眼盯着对方(让生学会观察)
        二、指导学生体验情境
        (一)请两个同学到讲台上示范一下,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两位同学的神情、动作、还有语言等活动。两个同学示范后让其说一说:体验感受,问题如下:
        1.在这个游戏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在抢的过程中,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游戏结束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二)全班同学共同体验
        1.组织全班同学两两相对而坐。准备好,开始游戏(安排三至四轮)。每一轮游戏的开始或结束都反复引导学生关注对手神态、动作、语言及周围的环境。
        2.体验完之后,想一想体验感受(问题如第一遍一样)
        三、指导学生写作
        四、表达生活学生作品展示
        (一)说一说游戏:让学生自由去讨论如何来写这个片段,从而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5--8分钟)
         (二)写一写游戏: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在作文纸上。
        可以这样开头:“抢纸团”的游戏马上开始了…
        (注:这个环节只有1位同学大概3分钟以后才开始动笔写,其余同学近50秒就能开始动笔写。)
        (三)学生自行进行修改(修改字词、添加修饰语、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四)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它同学边听边修改或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
        活动三情境体验--------对家庭生活体验的片段训练上课的步骤和方法:
        一、活动前:布置班级学生周末回家制作一道美食并且录制一段30秒的视频,完成美食佳肴烹饪情况记录表。
        二、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二)请同学来讲述自己制作的过程。
        问题:1.在制作美食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在制作的过程中,你都是怎么做的,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制作完成之后,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三)小组内交流制作美食的过程。
        问题:1.在制作的过程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2.看到自己做的美味佳肴,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
        三、写作方法指导
        (一)方法指导:
        1.明确中心(主旨)
        2.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外貌、环境描写等细节描写)
        3.刻画要生动、形象,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强调:1.语言描写要有修饰语,如:愤怒地说:“愤怒”一词就是修饰语
        2.外貌描写抓特点来写,不用写过长
        四、梳理成文(注:本环节班上有大概7.8个同学还是长时间动不了笔,其余同学近50秒就可以开始动笔)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教学反思
        (一)整堂课学生都比较兴奋,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关注点不在写作上;(二)第一次写作班上还是有7、8个同学动不了笔。其余同学在50秒左右就可以开始动笔。
        特别举措:
        活动一由杨老师主讲,活动二由起老师主讲,活动三由曾老师主讲,教学活动由三位老师在年级循环执教,把自己擅长的教学点发挥出来,充分体现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的教学理念。
        ◆阶段研究成果
        一、理论认知成果
        1.通过课题阶段性研究,在体验式习作的有效教学中,初步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和一序列的新思路,同时改变了一些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2.深刻认识到课堂中打开学生写作思维的各种方式、方法是作文教学非常值得研究的。
        二、物化成果
        1.教学比赛上:课题组的教师围绕此课题在“2020年度仁和区义务教育阶段推进深度课堂建设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
        起老师的《一举一动出神韵,一笔一划刻人物》获一等奖
        曾老师的《细节,让文章更精彩》获二等奖
        杨老师的《激发出来的写作素材》获三等奖
        2.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了学生的作品。
        3.有了一部分操作性强、时效性高的影像教学资料、PPT课件、教案。
        ◆阶段研究效果
        一、学生方面
        1.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部分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的作品不仅长而且很生动。
        2.自然顺畅的让学生认识到描写方法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二、教师方面
        1.课堂中打开学生写作的思维的各种方式、方法是作文教学非常值得研究的。
        2.教师习作课堂中有了“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三个步骤,并不停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力争让习作课堂教学高效化。
        ◆参考文献 
        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开明出版社,1988:269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