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安县第二中学 伏建强 741600
摘要:家国情怀是当今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熏陶。那么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的高中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培育,带动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思政课当中渗透家国情怀展开探讨,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浅谈;高中;思政;家国情怀
前言:家国情怀不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是爱国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思政课来说,是帮助学生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名人名言、开展实践课活动等等多个手段来帮助学生去弘扬家国情怀,从而培育学生自己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不断地去见证国家的进步和兴盛,感受到祖国的前进和发展。
一、高中思政课融入家国情怀的意义
在高中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去融入家国情怀的教育,不但是让学生去传承我们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促进自身的德育教育发展。培育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对民族的自信心,推动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的信任与理解,有助于家国情怀渗透教育的开展。而且思政课程与家国情怀关键性强,思政的核心就是由家国情怀组成的。如果学生能够学习并理解家国情怀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时,充分理解思政课程的学科素养要求,深入学习其中的内涵,挖掘课本的根本内容。
二、高中思政课渗透家国情怀的措施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渗透家国情怀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程提起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课程当中去,带动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入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多的互动时间。那么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自己的学习自主性,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的第四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家国情怀引入,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传承我们的家国情怀,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收集家国情怀的材料。然后教师进行小组的抽查,检验小组的学习成果,做到逐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充分运用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不拘泥于课本,为学生开阔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含有家国情怀的影片或纪录片,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渠道来学习课本。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纪录片,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当中那些勇于担当,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那么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社会上有那么多的人才在为国家的发展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教师还可能让学生在观看时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学习英雄身上值得学习的一些优点,在观看英雄事迹的过程中去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己的价值观培育。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那么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懂的生活的艰辛,从而提升学习的动力,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三)教师进行言传身教,带动学生模仿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从自己的教学内容入手去教导学生。而且需要从自身下手,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家国情怀的熏陶。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就需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各个方面入手,去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代入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意图。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科普更多具有民族精神的英雄人物,让学生在学习英雄人物的过程中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又或者教师每天都为学生朗诵一篇相关的文章,每天做一件小事一件好事,然后在班里和学生讲述,并插入一些对家国情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和教师的相处过程中不断受到家国情怀的熏陶,培育自己的三观,不断向教师模仿和学习,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家国情怀。
(四)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注入家国情怀培育
对于高二的思政课教学来说,教师的家国情怀教育渗透,更多的还是在课堂当中进行渗,因为高中学生更多时间还是处于课堂上。那么教师更多的家国情怀教学内容需要与课本相关,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与课本内容进行结合。但是往往有很多内容和家国情怀关键性不强,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备课,深入挖掘课本当中的内容,找到适合切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的内容时,往往有更多的内容是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师能够找到更多的切入点。那么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查找更多的资料,去挖掘课本内容中与家国情怀关联更多的章节。例如:在必修三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当中,有提到爱国精神是核心,而家国情怀的核心也是爱国,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去探讨家国情怀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课本学习当中培育家国情怀。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学生来说,家国情怀的教育有些非常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指引前进的道路和方向。而家国情怀对学生的高考而言也有着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改正自己以前的错误想法,纠正自身的毛病。还能够学会勇敢担当自己的责任,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升学生的一种国家归属感,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淑婧.浅谈社会热点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文化生活》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05-207.
[2]袁立伟.谈高中政治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J].农家参谋,2017(24):362.
[3]戴正军.寓“爱国爱民”传统美德教育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236-237.
[4]王卫英.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