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的吟诵学习之路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刘再莲
[导读] 吟诵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式,是古代人教学、诗文创作、修身养性等的重要方式。

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刘再莲

摘要:吟诵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式,是古代人教学、诗文创作、修身养性等的重要方式。它是传承了几千年的读书方式。但自辛亥革命后,朗诵从欧洲传进来,吟诵便被丢弃了,国人开始学外国人的朗诵,一直到现在。要不是2016暑假的国学培训,让我知道了“吟诵”,我至今和广大的国人百姓一样,认为朗诵是中国人传统的天经地义的读书方式。
关键词:吟诵;读书方式;兴趣
        一?、初识吟诵——激发认同感并感受吟诵之美?
        结识了“吟诵”,要感谢我的恩师魏俊梅老师在2017年西安市吟诵学会倡导百师万人共吟古诗词时邀请我加入了长安吟诵百师团,而我的学生很幸福的成了第一批实践学习者。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学完了小学必背75首古诗,而我也荣幸的成为长安吟诵讲师团讲师。在学习的路上和学生一起探究、摸索,一起感受吟诵的魅力,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辉。在漫漫求索的路上,和学生一同成长,在教的同时亦是在学,所谓教学相长,即是如此吧。
        二、走进吟诵——吟诵在我们的生活里。
        (一)激发兴趣,每周一首
        四年级起我们便利用每天的早诵读,课前三分钟,每周学一首诗,从上古民歌到《诗经》到古诗到现代诗等等。学完之后,整周复习一首,从不熟悉到吟诵得饶有韵味。比起背诵,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记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习惯于教学生从字面上去理解和解释诗歌,而忽视了在古诗词中声韵是表达涵义的重要手段。在吟诵的过程中,由声音传达出来的意义,那是再多的的文字表述也不及的。所以,在这种与往常不一样的方式,更贴近诗词作者的方式,便驻扎在学生的心里,越发有兴致。而我自己,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也提升了不少。
        (二)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有了上学期的兴致,家长也感受到了孩子的兴趣和变化,也非常支持。
        全班同学人手一本《吟诵之美》《声律启蒙》《道德经》,有了集体读本,操作起来就容易多了。每天我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雷打不动地学习吟诵。而且学校也成立了“吟诵之美”社团,140人的社团,每周上一次,一次一个小时,我们从吟诵古诗到《道德经》,孩子们兴趣特别浓。特别感动的是我们的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六一展示时。我们师生和家长共160人的团队齐吟《道德经》,2019年六一,我们师生家长近300人共吟《千字文》特别震撼,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学习过程中,吟诵的是一首古诗,但是我们学会的却不止只会吟诵。我花了大量时间查找资料,把最能体现古诗韵味的一些资料,融合在吟诵当中去,学生有了这份理解,便更能把握住古诗词的意境。本学期我们已经把吟诵推广到全校,每天大课间全校学生一齐学习古诗吟诵,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展示。
        坚持就是胜利。曾经觉得古诗篇目太多,曾经觉得书本太厚,曾经觉得很难记得住,到最后,全都不是问题。


整本书75首古诗,加《三字经》《声律启蒙》节选等,另外还教了《诗经》近10首的篇目,《道德经》德篇三十八章全部都掌握了。对于我们平常的教学中,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教材上的后进生,在吟诵方面,都是很棒的学生,丝毫不比成绩优秀生差,这确实是很让我惊叹
三千年前的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录,和冉求的对话,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这句话最核心的意思就是:不是你不能做好,而是在做事之前你自我设限了。
        (三)吟诵——并非难于上青天
        百年以前,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从先秦开始,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创作时吟诵,欣赏时吟诵,学习时吟诵。吟诵是汉语文的传统的唯一诵读方式。这么说来,吟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是古人如如同呼吸般的事情。
        但,对于今天的我们,却不那么容易。为师的我,也颇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利用假期自费去西安吟诵学习参加吟诵学习传习班学习,特别是诗词格律方面的知识欠缺,除了培训学习给的资料外,自己购置了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和《诗词格律概要诗词格律十讲》,叶嘉莹先生的书,徐健顺教授的书,恶补了古典诗词格律方面的基本知识:韵、四声平仄、平仄变格、粘、对仗等等。然后又要想办法用通俗简单易懂的语言,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懂。说现学现卖,一点也不过分。开始时,学生还是云里来雾里去,然后又把格律常识放在古诗中,理论与实际结合,几次之后,学生豁然开朗,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亦能举一反 三,实在是件高兴的事情
        (四)吟诵比赛、活动——我们的快乐见证
        吟诵是快乐的,听教室里常有同学自主吟诵的声音;听学生在家里当小老师教家长教小弟弟妹妹吟诵的声音;听校园里吟诵古诗词代替了成人的流行歌曲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去的欣慰。吟诵确实改变了我们的很多方面。学生如此大的热情和我们的一些活动也是分不开的:定期评比吟诵小明星的活动;班级拍摄录像,上传视频,创建“学习通”吟诵专题活动。参加新华书店“朗读者”活动。在阳光广场组织了三百多人参加的“陕西省百师万人共吟古诗词”活动的启动仪式,在榆林市继续中心组织了“陕西省百师万人六市九地共吟古诗词”公益课活动。参加了在河南市函谷关举办的“世界《道德经》读书日启动活动。参加了在西安诗经里举办的“七夕吟诵诗经”的活动。其后,应邀参加了榆林市庆六一文艺演出,榆林市端午节诗词朗诵会。2020年六一在共青团榆林市委,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少工委共同举办的“迎接少代会 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示范活动中展示了经典吟诵。第四届读书节闭幕式进行了四十分钟的吟诵展示,得到与会领导,家长,老师们的高度赞扬。上学期开始,又义务每天大课间带领全校师生学习古诗词吟诵,每周一升旗仪式展示。现在古诗吟诵已经在全校蔚然成风。同学们对吟诵是越来越喜爱了。
        更为可贵的是,学生接触了《诗经》、《三字经》《声律启蒙》等之后,改变了之前的想法,不再认为古典书籍是高不可攀,不敢涉猎的想法,而是自发的在家学习各种书籍,如学习《道德经》,《诗经》,《论语》……看到这么多学生因为吟诵而得到了改变,因为吟诵而焕发出来的学习热情,这是最为欣喜的。
        正如徐建顺老师说的那样:吟诵,不只为吟诵。而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学习,去拥抱灿烂的古诗词文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