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朱翔飞
[导读] 在进行课堂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初中教学开始注重对学生美术课程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进行一定的培养,在情感、思维和审美等方面都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美术兴趣开始进行培养,将兴趣教学法融入到初中美术当中,提高美术的教学质量。

新疆托克逊县第一中学 朱翔飞   838100

摘要:在进行课堂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初中教学开始注重对学生美术课程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进行一定的培养,在情感、思维和审美等方面都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美术兴趣开始进行培养,将兴趣教学法融入到初中美术当中,提高美术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培养;绘画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在学习中总有一些叛逆心理,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更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
        1.主观因素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学习也很难集中注意力,自觉性比较低,老师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将美术作为一个娱乐性课程,而且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不合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将自己的态度摆正。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老师在课堂中一直是发挥的主导作用,老师进行知识技巧的讲解,学生对于教师的绘画作品进行模仿,最后完成了美术绘画作业,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成绩也不会提高。
       2.客观因素
       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教学创新,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进行教学设计,没有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内容单一,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也过于陈旧,学生不能完全吸收知识,在课后教师不能进行教学反思,也会影响美术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太强,随着社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就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很大的学习负担。美术开设的补习班,让学生越来越反感美术这门课程,越来越大的负担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学习效果也是越来越差。
        二、从教师自身出发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教师让学生能完全信服自己,要从自身加强修养。首先,教师要勤学习,教师要不断地认真钻研教材,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理解透彻,教师要做到积极的备课、上课。耐心辅导学生,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指点进行一定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增加自己文学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教学当中主要发挥领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比如在教学生素描的时候,老师先准备好素面的示范作品,尽量让同学之间相互当模特,教师教导学生一些素描的要领,让学生注重线条和结构的描绘,可以让学生欣赏教师的自画像,让学生领会美术素描中的奇特,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提高,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培养一方面是受到教师亲和力的影响,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注重师生的互动机制,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优秀的教育品质,让学生有主动亲近自己的欲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同时也喜欢上自己的课程,这样就能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主动亲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喜欢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保持一定的亲和力,对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种种的生活习惯要做到不歧视不低看的原则,与学生做亲近的好朋友,不能凭借自己是老师的身份就高高在上,让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如果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那么对于这门学科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进而,美术成绩的提高就是天方夜谭了。所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对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美术绘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成绩也能更快提高。
        三、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个性
        美术的绘画教学要以学生的身心为发展中心,中学生的发展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学生容易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追求自我,渴望张扬自我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往往会有统一的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统一的。这样的统一评价是不利于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当中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在观察中进行培养,逐步进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个别敏感心理的学生,竟可能多的利用到电子设备,再看情景,让学生在线条、外形、色彩等等方面进行直观的观察。其次,对学生们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味文字,在进行阅读文字的时候,学生能够增加自己的修养,从内涵上增加自己的神没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3.增强合作学习与实践教学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学生之间的代沟比较小,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可以在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中增加学习兴趣。初中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敏感,一些时尚因素更能抓住他们的眼球,在进行美术绘画中,多加入一些新鲜的顺应时代发展的事物,让学生在美术中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结束语:对初中美术绘画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老师和学生进行充分的配合,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美术就是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合作学习融入教学当中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洁.综合材料绘画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2]冉倩.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35):97.
[3]邱华妮.初中美术的基础绘画教学指导方法分析与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