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导向下的2021年思想政治学科备考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隋萌萌
[导读]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时代性和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试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鲜明体现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 隋萌萌  061001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时代性和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试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鲜明体现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2021年将有8个省份(辽宁、河北、重庆、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开始第三批实行新高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应对新高考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是2021年备考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关注国家大局、更新教学内容。
        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把握大势,紧抓大事,融入战“疫”内容,聚焦脱贫攻坚,选材全国人大立法,着眼扩大开放新举措。试题以重大主题为背景,注意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取得伟大成就以及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深层原因,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这启示我们,2021年备考必须关注国家大局,更新教学内容。应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第五次会议,“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出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典型事例,找准重大时政与教材(考点)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加强专题训练和针对性训练。在复习阶段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邀请学生进行时闻评述,以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高度重视老教材修订内容和新教材更新内容,不断补充、比较新旧教材的变化和修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夯实主干知识、注重结构整合
        2020年的高考全国卷总体来讲结构稳定、难度适中,考查内容覆盖学科主干知识,包括核心概念、主要原理、基本理论观点、重要论断等,考查方式也在不断优化,突出信息整理、论证与阐释、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围绕主干、夯实基础。一要瞄准知识理解的关键点,加深理解,澄清误区。对于知识理解过程中常见的相似点和易混易错点要做针对性的训练,建立错题本,抓好回头练。二要把握核心知识的层次,完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把握好课程的内容目标和主题线索;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基本观点,突出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


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做“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
        在一方面就是对核心知识要点的把握,要从一级要点向二级、三级要点深化。鉴于高考命题中“小切口”问题对微观知识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需要有层次地逐步深化,从而为演绎分析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三、掌握学科方法、注重思维训练
        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是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对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的考查,最能反映考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水平,最能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因此,高考试题十分注重对学科核心思想与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经济学中对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公平与效率的考查,哲学中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的考查,文化学中对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的考查等。2020年全国卷传导路径类题型也在增多, 例如全国1卷13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全国2卷38题,说明当前保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传导过程。全国3卷38题,说明家庭农场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等.高考中知识是载体、情境是场域,真正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考中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思维,营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敢于暴露思维过程,呈现思维漏洞。其次要进行有效思维方法的引导。结合高考真题的讲评,构建科学的思维模型。例如运用“三段论”培养演绎思维能力。以2018年全国卷1第40题为例:设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解读答案,分析框架:
        大前提:理论依据,小前提+结论:演绎分析。
        大前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小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反映”“顺应”补充说明“为什么是先进文化”。)
        结论: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个动词演绎了中央意见和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最后,趁热打铁,选用新题,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实战化的变式训练,克服思维惰性,深化认知、灵活运用。
        高考综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复习备考阶段不仅要关注国家大局、更新教学内容。夯实主干知识、注重结构整合。掌握学科方法、注重思维训练。更要拓展国际视野,锤炼学科语言。在以基础知识为本、思维为线、学科语言为依托的主题下,唯有基础扎实,思维灵活,视野开阔才能赢得主动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