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卢国良
[导读] 小学生时期相当于新楼的筑基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在这一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意识的培养还是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从最初开始重视。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岳湖小学  卢国良  511335

摘要:小学生时期相当于新楼的筑基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在这一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意识的培养还是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从最初开始重视。小学生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由于外界的多种不稳定因素很可能导致他们价值观的扭曲和不健康习惯的养成。为了培养小学生更健康的人格,需要从他们的意识培养抓起,再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当小学生从意识中已经认可并接受正确的行为习惯后,健康的人格和更好的习惯便会慢慢地培养出来。不过,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多变的,各种影响他们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因素很多,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有效的培养策略极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健康人格;培养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外界一般处于认知学习状态,他们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很多是由学校中接触到的各种环境和人所影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去部署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的环境条件。一方面讲就是内部环境及小学生自身的相关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外部环境,相对于小学生自身来说,其接触的环境即外部环境,通过积极阳光的外部环境可以更有效地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1.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处于小学生时期,学生心智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处于成长阶段,对于外界的不确定因素他们容易受到影响。从一定角度来说,小学生所接触的外界环境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会影响他们最初的某些意识的培养。那么,为了有效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要着重培养他们对于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意识。意识作为后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需要给予重视。意识的产生和培养会影响到一个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从一定层度上影响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所以培养意识作为一种良性的循环刺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培养的方式,也作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培养的前提,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
        2.通过多方位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习惯和人格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一定不是“简单的日后培养”可以总结的。需要从多个方位下手,遵循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从培养小学生有关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意识开始,意识是支配一个人做出符合意识的相应动作的一种驱动,所以正确的意识培养决定了后期习惯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校以及家长可以在其他方位使用一定的策略引导小学生意识的加强、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2.1通过文学知识和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意识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其中有意识的练习极为重要,他需要基于产生意识才能进行练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文学知识抱有“求知”的态度,为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文学知识的小讲座和相对应的活动。通过文学知识小讲座,对学生有一个概念性的输入,再通过相匹配的活动模拟将概念性的知识运用到每位学生的身上,使之输出为正确的行为,多次之后便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它将贯穿后期持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过程。
        2.2通过改善外部环境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外部环境包括很多,除了小学生自我接收良好有益的意识外基本上都属于外部环境,包括所处的校园环境,老师的教学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有其他学生的相互影响等等。良好有益的外部环境整体作用就是督促和指导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培养的过程是漫长的,对于校园方面可以通过课间丰富的活动去造就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环境,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组织方式去培养;对于教师方面,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为榜样,从侧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对于学生学习环境方面,多做一些好习惯的宣传,包括海报和活动等等;对于家长教育方面,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给予相应鼓励和批评,引导学生正确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
        2.3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学生在小学时期,处于初步受教育状态,对其教育方式因人而异,不能采用不适合和不正确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暂时的学生的失误加以严厉的苛责,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教师和家长要深入了解到具体情况再加以开导和教育。总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细心地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3.结语
        对于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学生自身来说需要接受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输入,更重要的是其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意识的养成。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内呼外应,两者结合能更高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宋永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11期
[2]姚慧杰.试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