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刘彦
[导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对化学概念方面的理解,提出相关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在化学中找到答案,重视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  刘彦  638500

摘要: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对化学概念方面的理解,提出相关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在化学中找到答案,重视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素养;策略
        前言:化学在初三的学科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科,对于高中的学习有着启下的作用。初中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应用性较强。但是,由于化学知识中存在一些抽象性的化学符号、公式与方程式等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且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化学素养。
        1、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化学核心素养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概念,没有固定的教学理念和定义,每位教师都有对核心素养的独特理解,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念是什么,它时化学学习的前提,在理解概念后才能进一步探究化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其次,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初中化学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而是形成初步的化学思维,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识灵活运用。再次,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的研究方式,使学生了解化学的教学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最后,初中化学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对待化学科学严谨的精神,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素养得到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人類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2、培养化学素养的策略
        2.1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
        化学教学,教师应抓住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搬到现实生活中,使其更加生动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到“常见的酸和碱”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都吃过柠檬和皮蛋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柠檬为什么吃起来那么酸而皮蛋吃起来为什么会有一股涩味呢?”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情境,从柠檬中含有果酸、皮蛋中含有碱为学生引出“酸和碱”这一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曾接触过的酸和碱."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的酸有醋酸、盐酸、硫酸、果酸等,而生活中的碱有氢氧化钠等。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你是怎么判断这些物质到底是酸还是碱的呢?”这样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层深入,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也印象深刻。
        2.2突出教学问题,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
        所有的教学方式及计划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氛围要轻松愉悦,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探究化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金属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金属制品的图片,提问学生这些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金属和金属制品?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渗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学生介绍铜和铁是人类发现较早的金属,但由于铝的密度小,还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接着可以通过一些系列的探究活动来介绍金属的性质。首先可以让学生观察铜和铁的颜色和光泽,感受同体积下铜和铁的质量大小,判断它们的密度关系,接着让学生测试铜片和铁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感受它们的硬度是否相同,最后用电池和小灯泡测试铜和铁的导电性能,观察灯泡亮度的强弱,用酒精灯烘烤铜片和铁片的一端,测试铜和铁是否具有传热的性能,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每个实验的结果,总結铜和铁的金属性质,并讨论这些性质的用途,以此来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思考,在探究和问题中发散思维,从整体上感知教学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认识到化学的本质。
        2.3学会总结,形成学习体系
        老师除了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效率。在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质量。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只是在被动的接收知识。为此,教师必须要懂得引导,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通过教师的辅助,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课堂上记录重点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是否记全笔记,而应当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板书的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学习的内容,以此帮助自己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除了理解定律中表达的反应之前和反应之后的守恒定律以外,还应当结合一些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守恒定律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过程,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一个概念。
        结束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注重成绩的提升时,更要关注化学素养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玉彩.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2019:3.
[2]陈贤芳.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