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黄萍萍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中指明,在初中数学奠定基础的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福建莆田青璜中学, 黄萍萍 351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中指明,在初中数学奠定基础的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在初中课程之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研究课题。数学中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对数学进行改进,而是要求教师要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初中;现状;对策
       前言:数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也能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但是,学生要学好数学,仅仅靠教师传授正确的运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主动进行探索。我国目前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不能帮助学生培养其创新意识,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大多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数学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教学比较死板,学生无法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同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地位,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而不去重视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方式,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会限制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发展。比如,大多数的教师教学的时候,会先提出问题,然后会给学生一个思路的提示,这个提示虽然会迅速的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的方向思考并解决问题,减少问题思考的时间,使课堂能够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但是,通过提示的方式会阻碍学生自己进行思考,限制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如果缺乏对数学探索的主动性,就很难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面对世界的迅速发展,教师要学会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步伐,对于流传多年的传统教学,采取全新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能够拥有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的展示平台,使其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数学领域。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对策
        (一)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改变传统较为死板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是我们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是十分残缺的,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把握住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于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所以只要教师能够合理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就能比较轻松的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进行创新。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几何数学题,然后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先给出一个简单的答题过程,并告诉学生,此题可以进行多解,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给学生固定的时间,在时间结束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形成思维的扩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固定的时间使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对题目进行探索,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展开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课外活动,开创新颖的第二课堂,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经之一。在课余时间里,教学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延展数学知识面积,培养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扩展,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能够放松下来,这样也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研。教师要避免管理过于严格,将实际生活与学习知识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具备自发性的探索欲,同时能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黑板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每周根据老师所给的数学讨论主题,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要给出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关的数学解题思路。最后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全班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看板报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突出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这种方式也能更好的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特性,符合学生爱动的特点。此外,这种课外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头脑和肢体共同作用。学生通过大脑思考问题,然后又通过肢体将思考的内容展现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总之,数学课外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是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学生知识素养,促进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主要手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有效利用充足的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正确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但通常来说,他们思维活跃,但缺点学习方法,所以必须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发挥其创新意识。学生只有主动积极的学习,其能力才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但学生要获得相应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作为创新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其创新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但是自控能力非常差,教师应该积极地去监督这类学生,帮助学生写出相关的学习计划,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合作,确保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结语
        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注重对传统课堂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结合第二课堂的优越性,让课堂的形式变得多样化,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爱上思考,爱上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栓福.优化教学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浅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5.
[2]王光明,李健,米妍.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常模的建立及其应用案例——以天津市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4):12-17.
[3]杨爱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36):65+61.
[4]李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