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耿明睿
[导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教育应该是全方面的教育,体育作为课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耿明睿     116600

摘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代教育应该是全方面的教育,体育作为课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人以为体育课仅仅是自由活动课,就是让学生们舒展筋骨,但从素质教育的理念来看,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应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在体育课程中有效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教育观,让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获得发展,获得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立德”是方法,而“树人”是目的。现代教育思想主张我们培养更加全面的人,通过“立德”,即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而达到树立“全面人”的教育效果,唯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才俊,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共筑“中国梦,复兴梦”。以下笔者就来简要分析几点“立德树人”理念下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利用课堂规范制度,培养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对于体育课室内授课,还是室外授课,每位中学生都应当遵守课堂的纪律,而这些纪律就包括“课堂规范”、“班级制度”以及“教学章程”等,学生唯有遵守课堂的纪律,才能确保教师讲授的体育知识可以清晰的传递到学生的耳朵和大脑中,然后再通过标准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切实保证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另外,帮助学生树立规则、纪律和组织意识,也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现。学生以高标准、高水平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其组织性和纪律性就会越来越好,就此也会逐渐形成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的好少年。
        具体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要求他们呢?首先,是列队练习,可以通过整理队列,要求学生整理着装、统一步伐、集中精神听口令等方面,让整个队列变得更加规范化,这是培养学生优美身体姿态和塑造标准队列方队的重要基础;其次,是通过集体慢跑练习,要求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呼吸,配合自己的步伐,整个方队统一步伐节奏,杜绝慢跑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小会”的现象;再次,在进行专项体育项目练习时,也要求学生遵守练习规则和秩序,比如,记住拿取体育器材的位置,练习结束后再放回原位,或者是在进行体育跳远、跳高等项目时,同学之间要谦虚礼让,避免发生争抢、打架、斗殴的事件,如此,强化学生的组织性、协调性和纪律性,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学习效果才会越来越佳。
       二、教师现身说法,让“身教”胜于“言传”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固然是十分重要。


但与此同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很多教师习惯以“言传”的方法,即“给学生讲道理”,比如,告诉学生“你应该……做”,而“不应该……做”,并且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笔者不能否认,这种说讲式的教学方法,的确是最为直接和切中要害的。但,也并非是任何情况下,对初中生都有效。
        如今的初中生多半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平时就不热爱劳动,对于父母的抚养恩情更是不懂的感激和体谅,父母稍有不当,就会被这些孩子嗤之以鼻,可想而知,对于学校生活中,体育教师的“道理式”教学将会持以怎样的态度。另外,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其自尊心、虚荣心较强,如果教师不能够以委婉的方式实施德育,那么,等待教师的很可能是学生的“报复”。所以,笔者认为,“身教”可以胜于“言传”,如果教师可以采用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的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当某些学生在做某个体育训练项目时,如篮球“三步上篮”动作,由于部分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而未能做出标准动作,此时,教师大可不必直接批评,而是可以轻声道一句“别紧张,老师再给你示范几次!”后,然后拍起篮球再次进行慢动作的讲解和演示,如此,在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和心理安慰后,则可以令学生对教师心生敬意,从而继续跟随教师的脚步和手部的动作来模仿,在“亲其师,信其道”的课堂氛围下,师生之间有效沟通,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展示了教师平易近人,与学生乐于交朋友的一面。
        再次,初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集体类的体育游戏,如“托球跑接力比赛”、拔河比赛以及三人缚足跑的比赛等,通过这样的趣味、集体、竞争类游戏,则可以锻炼和强化学生的体能,构建趣味性的体育课堂,也让中学生懂得良性竞争、团队合作以及拼搏进取,不甘落后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内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立德树人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挖掘传统体育文化,使其传承与发扬
        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观的重要过程。为了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立德树人功能,并且尝试将教学内容作为促进学生强壮体格、心灵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比如,从我国的体育健身发展历史和传承过程入手,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如“武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体育强身健体的好方法,如今较为知名的武术门类有,太极拳、太极剑、醉八仙、形意拳、八卦掌等,体育教师引导中学生学习这些武术,不仅可以达到塑造优美、健壮身形的目的,更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了解我国中华武术的悠久历史,让优秀的武术得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体育课怎能缺少了“足球”这一运动,而经过相关的历史考证,我国的山东省就是“足球”这一运动的发源地,而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足球被广泛称之为“蹴鞠”,它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才穿向了世界各国,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1]辛宪军. 基于标准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案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蔡爱忠.探究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有效融入策略[J].体育风尚,2019(08).
[3]果松.学校体育不止于体育——浅谈基于初中体育教育的道德教育[J].新智慧,2019(10).
[4]罗荣喜.初中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表现及其对策分析[J].天津教育,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