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吴金花
[导读]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强化思辨意识,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写好作文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意义。

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 吴金花   341000

摘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强化思辨意识,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写好作文以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思辨能力  课程标准  作文教学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的训练过程,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过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引导学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思维的训练在语文教学当中相当重要,而作文又是检验思维的窗口,写好作文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思维训练及思维进阶的过程。
       思辨,顾名思义,思考辨析,是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由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易感性化地看待问题,容易在浮华的文字中自我陶醉:一方面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知识面窄,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够全面。因此在作文中常常出现思维片面化、条理不清晰、作文幼稚化等问题。那么如何突破在作文当中的逻辑缺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观摩百遍识方法。
        在现代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传媒资源,搜集整合相关资料,有意识地跟学生分享观点鲜明有影响力的视频以及逻辑性强论证清晰的文章。比如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观看《新闻周刊》《焦点访谈》《时事观察》等新闻栏目,学习名家如何对最新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进行评论,这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优质的辩论赛视频,学习辩手如何抓住对方观点,条分缕析进行反驳辨析。同时可以分享论证清晰的优质的文章,笔者在教学中就常常将《人民日报》中的时评文印发学生,让学生通读文章,并让学生思考官方媒体是如何谋篇布局构思文章。同时利用好学生身边的资源,每次大考之后,选出逻辑性强的优秀作文以及思维混乱的低分作文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发现优点、找到不足,避免走入思维的误区。通过系列的视频及文章熏陶,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艺术性以及思维的魅力,既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唇枪舌剑辨高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当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行进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吾深以为然。要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还需展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思辨能力.在教学中要把“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说中得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将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改编成讨论题,如湖南留守女孩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是否没“钱途”?学生模仿老师是否可取?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新的角度与观点,对于开拓学生思维,促进批判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只有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才能我手写我心,抒写真切的感受独到的体会。
       三、各个击破勤练笔
        《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表达与交流,就是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但要让学生呈现理性的写作思维还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作文中常常出现不能扣紧提供的材料准确立意,不会设置分论点或者设置的分论点逻辑混乱,在主体段落中只列论据不会分析论据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当中,可以先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针对学生的思维误区对症下药。如针对结构不清晰的问题,制定“中心论点+分论点”的结构训练模式,即要求学生每次作文都能明确写出一个中心论点,进而设置三到四个分论点,并在任何一个分论点下写一个议论段。将“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训练落实到每学期、每月、每周,长期的训练使学生提笔写作先考虑结构。梁启超曾经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一篇文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清晰程度,只有不断加强结构的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再如针对主体段落论证不严谨现象可以集中精力训练主体段论规范性,让学生学会用缜密的思维将一个角度论述好。要求学生用五步法——引观点、阐中心、叙事例、析事例、点中心来写好作文,引导学生重点在阐述中心句,以及剖析事例上,在论证过程当中,教会学生用因果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来充实观点,让观点更有说服力。教师在理论讲解过程后可以请学生登台与老师一起同时写作,让学生在比对中直观地感受主体段论的规范写作。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理性观察、提升思辨能力的极佳途径。有意识地将思维训练与作文训练相结合,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青少年思维成长的必经之路。作文教学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要一系列的“熏”,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也需要一系列的“练”,只有熏练结合,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写出立意深刻,思维清晰、有深度的好作文,也才能培养拥有思辨精神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玉良.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策略, 读与写,2018年(12)
[2]张玉梅.思辨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方略.新课程(中学版),2009(12)
[3]杨立新.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写作品质.中学语文,2011(24)
[4]郑雪英.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