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刘晓杰
[导读] 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重点,分析如今听力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听力课的教学资源不应局限在课本内,需多样化,以及听力课的教授除了在课堂内的强化,更应多多注重调动学生课外的积极性。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刘晓杰  300000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重点,分析如今听力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听力课的教学资源不应局限在课本内,需多样化,以及听力课的教授除了在课堂内的强化,更应多多注重调动学生课外的积极性。
关键字: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
        引言:众所周知,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可以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但是,学生要想学会说英语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先训练听的能力。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而设立的。对于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来说,,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那么,我们有必要来探索高职职业英语的目前现状和对此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面临的现状
        首先从高职高专类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看,普遍要比本科类学生的学习相对要底子薄些。有许多学生来自农村,还有的同学在中学时从未上过听力课,自然听说的能力较差。只能通过视觉来辨认和分析所有学到的语言知识,知识内容的获得是无法通过听力训练来进行的。同时因为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这方面的学习等于是没有任何知识储备,自己又忽略了读音方面的训练和学习,使得自己在平时学习中以及实际应用英语的情境中,说的能力表现得比较一般。这样导致英语听说能力越来越得不到提高了;同时,如果一味只关注课本知识的讲授,从而忽略了情景教学,会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所要操练的英语话题。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学到新的英语知识;而如果像在中学阶段中那样,忽视了对学生听力技巧的讲授,会造成学生仅仅积累了英语习题方面的经验,而无法流畅地与人进行职场或生活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些都说明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片面性。
        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会和理想化的教学在想像中相去甚远,首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甚至有些班级个别学生因为贪玩而眼神空洞,因为没有知识储备而无所事事,教师在进行全英文授课时,学生方面即使最简单的句子大多数也都听不懂。而实际情况是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听说训练,词汇量严重匮乏,既听不懂又讲不出,在课堂上很难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各项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成绩较差,很多学生缺少明确而坚定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当然也就不能专注于学习过程当中。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较低。


但另一方面学生具有乐于表达自己观点、勇于参与活动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和实际认知能力出发,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解决难点,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从革新教学方法来说,还应改变目前以卷面测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于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也有帮助,在采用多元考核体系时,可以同时采取开卷或半开卷考核等多种考核形式。
        二、听力教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笔者认为高职英语大一课程的教学要尽快体现效果,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特别是应该着重培养英语的听说能力。当然,采取这种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能够具有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有的学校采取增设小班口语课的手段,或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来辅助英语教学。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让英语教学向社会更深层次发展。同时,课外学习和创新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有教学基础上实现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去构建知识结构,并且成为能够掌握自我学习能力的学习主体。
        这一方面是基于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力基础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考虑。同时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提高教师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其良性运行创造必要条件。在平时授课中,可以通过听单词读音的音频强化语音的训练。学生的读音准确无形中会增加他们说英语的信心,对教学也起到积极地作用。高职学生提高听力必须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还需添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标准地道的生活中的英语,在面对相对真实的语感环境时还会刺激他们说英语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三、总结
       总之,应如何站在更高层面上认识英语教学,要上好,首先就要认清英语教学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助益。外语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种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其工具性才能得到体现。所以要充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英语与专业密切结合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从而完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程。
参考文献:
1.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2.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