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何清
[导读] 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在中小学的英语教育过程之中有效衔接可以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奠定基础。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麻陂中学  何清  516155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在中小学的英语教育过程之中有效衔接可以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奠定基础。但是新课程标准之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
        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它的全面性,又要去考虑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安排,从而使得各阶段自然而然地过渡。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是为初中英语的学习而奠定的基础,教学方法和重点是略有不同的,如果两者之间没有衔接好,那么就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面对这一状况,英语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调整好两阶段的衔接,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英语的教学环境,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一)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直观,更多是希望同学在活动或者是一些游戏之中,让学生去自然而然地学习英语。学生只要了解相关的材料,回答出问题即可。但是升到初中之后,难度就会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在这一过程之中得以凸显。如果教师不会进行科学引导,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异常地困难。同时,通过对比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小学英语重点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业量少、英语的基础比较弱、口语的能力也比较弱;而进入到初中之后,教师就会将这些死板的记忆转化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侧重点也会适当地发生变化。
        (二)缺少交流
        中学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的主要内容并不了解,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也不清楚。由此可见,中学和小学阶段的教师因为缺乏交流,不了解彼此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通常只是专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低年段和高年段的教学内容却不相衔接,所以教学环节出现了衔接不当的状况。
        (三)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
        在小学阶段,缺少其特定的英语考试,包括一些阅读和听力的测试。更多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只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就可以;而在进入初中之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要得到适当提升,这就造成了初中阶段学生考的分数只在七八十分左右,小学生的分数则可以考到九十分以上。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策略
        (一)钻研教材,做好内容衔接
        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听英语和读英语的能力,学生一般都是通过直观的感受去学习一些日常的词汇和交际用语。中学生语言积累内容更丰富,难度系数也更大.从之前的听说到如今的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处理好所出现的问题。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掌握其教材的主要内容、挖掘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突出教学过程之中的重难点,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之时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初中教师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以便于学生之后顺利地完成衔接任务。
        (二)丰富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但到初中之后教学方式就比较单一,所以想要做好衔接的任务可以在大纲允许的范围内调整一些内容和进度,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初中的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小学课堂的活跃气氛。适当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说: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借鉴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将对话练习、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引入到课堂之中,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才能继续地对英语产生兴趣。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沟通交流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两者之间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但是不管观念和方式有着什么样的改变,最终不会改变的就是学习英语依然都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因此,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方式的转变,就需要将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英语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认真了解各阶段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同时应该制定各阶段的教学模式。
        比如说: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共同的研究探讨,对彼此的教学方式可以做一些有效的改善。小学的教师可以对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熟悉,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将初一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之中,为学生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初中的教师也可以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尽可能在初中阶段还运用一些小学阶段常用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趣味性。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了解英语的实际情况,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之中也会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教学模式呈现出这样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以免学生到初中之后学习英语产生一些不适应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之中的衔接问题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正确地把握好衔接问题的方面,才可以推动英语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印春琦.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65-67.
[2]拜玉英.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应对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的探讨[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 000(00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