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随堂实验,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沈作勇
[导读] 物理这门学科与其他我们所接触的学科不同,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注重注重观察与实验,并以它们为基础的学科。

甘肃省临洮县第三中学,沈作勇   730514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与其他我们所接触的学科不同,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注重注重观察与实验,并以它们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是一门注重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科目,因为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相关的概念或者是公式。物理方面的相关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等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然后从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因此,在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实验一直都是占据着主要地位的存在。
关键词:随堂实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前言: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或者是有些经济基础不太好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造成了他们的实验器具或者是实验室不足,然后最终就使本该以实验教学为主的物理变成了没有实验的口头说教。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不仅不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不能使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想出了随堂实验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一、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此前学校普遍实行的教学模式都是“讲-听”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书本上、或者是一些补充的知识,而学生就是一味的听讲,没有自己的思索,不能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与实验有关的教学时的弊端是极其明显的,它不能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的理解实验;也不能让他们学习到实验操作的一些知识。虽然有些学校的教师会进行一些课堂实验,但是他都是教师自己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探究性的随堂实验是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完成的,它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其次,它也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它也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以及可以让他们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更加扎实。探究性随堂实验它的程序如下所示:首先是提出问题,其次是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册,然后是解释、讨论现象,最后就是得出相关结论,表述结论。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大力参与,需要他们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来进行实验操作与讨论。教师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问题或者是做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给出一些合理、有效的建议。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习内容中,第五章第三小节的内容讲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做相关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进行实验的教学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探究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也更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个实验。首先,教师把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分发给他们,然后把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给他们讲清楚,然后就是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了。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为了使实验数据更精确,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把实验记录在书本上或者是作业本上,这是为了实验完成后进行讨论以及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探索精神。



        二、验证性的随堂实验,有助于他们理解此实验结论
        凡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才能让他们对这个结论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学习方面亦是如此。学生只有自主亲自动手进行了相关实验的操作,才能让他们产生思考才能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也才能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也才会让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验证实验注重的是演示或者证明相关实验结论,它的一般操作步骤是告诉相关实验结论,然后是验证此结论,最后就是对改结论的运用了。此类实验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常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一般都是用于验证已知的概念、公式、性质或者是原理。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物理学习中,第九章第三小节的内容是《大气压强》,在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要是广靠教师的口头教授,是很难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点,也很难让他们理解这些实验结论为什么是这样的,他们对这些结论的由来会感到陌生,并且在运用这些知识点时也是很难灵活运用的。因此,在正式讲解这些知识时,教师需要安排让学生进行一次验证实验,这不仅可以验证实验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它的由来以及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改实验结论的理解,教师会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器具等,然后在课上把它们分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实验。首先,教师会把实验结论告诉给他们;其次,会把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给他们说清楚,最后就是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并且把实验结论与已知结论进行验证,看它们是否一致。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实践型随堂实验,可以加深记忆
        “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由此可见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在学习过程中亦是如此。进行这样的随堂实验——实践型随堂实验,这样的实验让学生对事物、理论的认知从感性的上升为理性的认知。在进行物理、化学等实验性学科——即也实验为主的学科的教学时,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还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让他们今后可以运用自如。
        例如: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第十六单元第四小节的内容《变阻器》的学习中,里面有一部分知识是滑动变阻器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怎样使用一种重要的工具——滑动变阻器的,它在电路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这里面的实验就是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教师会准备好实验器材,然后会给每个实验小组发一个滑动变阻器,然后让他们按照书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结语:教学任务是一项看似简单容易操作,实则真正做过这项工作时你就会发现它也是十分不易的,因为它不仅需要做许多课前准备工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许多突发状况。随着随堂实验教学方式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但是它的完全实现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