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马翠荣
[导读] 游戏教学是小学阶段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是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来渗透教学内容,能够降低课堂的枯燥感和压迫感,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加轻松愉悦

大连市甘井子区博思小学 马翠荣   110016

摘要:游戏教学是小学阶段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是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来渗透教学内容,能够降低课堂的枯燥感和压迫感,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加轻松愉悦,兴趣得到提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地位能够发生转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当中,进而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这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强化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游戏教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将浅析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分析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游戏教学是教师讲解知识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因为使用方法的失当以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致使在游戏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浅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趣味性
        游戏教学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的游戏教学形式较为老套,很多学生已经熟悉,在教师利用这些游戏开展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新鲜感会大幅下降,兴趣也随之淡化。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性格、爱好角度出发,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穿插游戏教学,但是并未迎合到学生的兴趣点上,这就导致了游戏教学有效性大幅下滑,不能够完整的发挥其教学价值。
        (二)教学性和娱乐性设置不均衡
游戏教学不单单游戏还有教学,实现教学性和娱乐性的内在统一是教师需要长期思考的一个课题。体育教学大多设计在户外,小学生活泼好动难管理加之游戏教学中学生的状态都比较兴奋,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秩序很难维持,学生在“一团热闹”的课堂氛围中,虽然心情较为愉悦,但是打打闹闹到最后,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游戏和教学本末倒置,体育课彻底的变成了“娱乐课”,丧失了教学初衷,不利于教学的进步和法扎。
        二、小学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一)考虑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想要真正的发挥其价值,教师一定要提升其趣味性,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游戏设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比如男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一些武打动作,有着自己的“功夫梦”。而女生对于一些舞蹈形式的教学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其中来进行教学内容扩充,通过丰富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以游戏化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比如应对男性学生,教师可以在一些身体协调性训练当中,加入一些简单军体拳的动作,把学生长做的体操进行重新编排,然后以“模拟对打”的游戏来满足学生的“武打梦”,通过模拟这些动作,学生不仅身体协调性能够得到提升,身体素质和体能能有一定的强化,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拳击用的防具,让学生尝试对打,通过这种危险性较低且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体能训练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对于女生来说,则可以开展“模仿游戏”,让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模仿对方做出的舞蹈、瑜伽、健美操动作,加入一些女生感兴趣的元素然后以游戏教学的形式进行体育训练。迎合学生兴趣设计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
        在游戏教学当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重点不明确,因为想要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又想要传递教学内容,不能够很好的把握二者之间的“度”,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的效果差。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游戏教学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核心发散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碎片化的教学引导指向最终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去提升教学趣味,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
        例如在练习“篮球技巧”的过程中,篮球当中投篮、运球、跑动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训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不要急于展露教学主题,可以通过接力赛跑、丢沙包(定点投掷到桶中)、障碍跑等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来提升对抗性,在学生以游戏形式完成各项基础训练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今天的游戏跟哪项体育运动有联系吗?”,学生们纷纷猜测,这个时候教师拿出篮球,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能力训练与篮球有联系,通过基础的游戏训练后,学生不仅明晰了教学重点,也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后续的训练内容,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制定游戏规则,维持课堂秩序
        良好的游戏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做好设计,也需要规则的束缚,在规则的约束下,活动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在游戏教学前,教师应当清楚的制定游戏规则,通过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动,让学生有秩序的参与其中。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观察,留意走神出差和不认真训练的学生,一定要维持好游戏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秩序,让学生严肃活泼的氛围当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游戏教学的质量,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提升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设计游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学生的喜好,平衡好游戏教学中的教学性和娱乐性,真正的做到教学娱乐的内在统一,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完成知识内化,对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毛东涛.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8):39-39.
[2]张丹丹.浅析如何开展小学体育的游戏活动[J].中外交流,2018,(46):292-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