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吴双
[导读] 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第一小学校  吴双 150090

摘要: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概括能力发展与提高,主要是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师的课堂讲解与阅读练习中获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培养策略
        前言: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工作极为重视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发展,但是语文教学受到以往多年传统教学形式束缚,在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领域尚存诸多不足,还需教师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有所突破,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他们独立学习,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也是新汉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因此,加深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的主要依靠讲授材料的办法来教导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在这种日复一日被动的教学中,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教室也没有教学活力,所以需要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了,在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接受度为考量标准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发挥学生语文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燕子》一课,学生主动通过搜集资料,查找与燕子相关的诗句,同时搜集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的特点相关的资料,为进一步理解文中燕子的形象奠定了基础,再比如教师需要在《西门豹治邺》一课的教学中花费一定时间,为学生讲解什么是“复姓”,促进学生对课文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因为加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知识就会被拓展和丰富一下,就不会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之内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有益处,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十分必要。
        二、师生共同构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人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经验的存在,他不是一个可知的对象。”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当成是一种经验的存在。学生与教师一样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经验在教学内容构建层面上的作用。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理解文本、理解教师的观点及理解其他学生观点,同时生成一种属于自我、新的言说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依据自我经验建构出的内容,也应作为阅读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



比如在《白鹅》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作者到底喜不喜欢白鹅”这一问题,学生虽然都认为作者是喜欢白鹅的,但是当教师追问“为什么说作者喜欢白鹅”,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如果不喜欢白鹅,就不会去观察它、照料它。”还有的学生认为“白鹅气质高傲,架子十足,所以作者喜欢白鹅”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喜爱白鹅,但是却无法解释文中是如何体现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及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的。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同教师合作,一起研究教材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概括能力,师生这样不断学习合作,对于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经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概括独立思考能力
        “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这种主动尝试是指学生在阅读时不断随阅读内容变化而主动激活自身经验,并将当前阅读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获得整篇文章意义的过程。具体来说,读者能够并确实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激活已有的知识,以之补充或预期来自文章的信息流”。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文本理解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激活自身的经验。同时学生在进行文本理解时会“采取一种被动态度,愿意让经验积累、深入和成熟”,此时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所获得的经验将继续深入转化为自身经验的一部分,学生自身的经验也会不断地被改造,这里的改造有改变与重建之意。比如教师提这样的问题“河伯每年娶一个女孩,导致这个村子怎么样了?”“西门豹既然是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将贪官污吏、巫婆拖出去斩了多好?”“我们看西门豹这招好不好?好在哪?妙在哪?”这些问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在文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教学中“往往是那些看上去易于理解的课文,要引导质疑问难,使师生间的对话从‘问题’开始。这样的锻炼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文本材料进行提炼总结,掌握文本主要意思,能够针对阅读文本的部分内容进行局部概括,能够在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归纳文本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创作态度等,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十分的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春丹.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5.
[2]姜金丽.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兴趣阅读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81.
[3]张会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习惯培养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6):210.
[4]王文敏.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形提升[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159+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