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陶国妹
[导读] 在教育过程中数学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南昌县特殊教育学校  陶国妹 

摘要:在教育过程中数学学科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更应该提高重视,真正的做到润物细无声。所以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智障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他人一个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智障;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智力障碍的学生通常是因为生理原因导致其意志软弱,缺乏自制力,性格固执等而情绪方面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如何在智障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我们在本文当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
        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在学习上不仅是学习的量有差距,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差异,而且智障群体内部学生本身也会有个性化差异且十分明显,而某一特定的智障个体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班级内同时有多个自闭症学生,其智障程度及行为表现会各不相同。所以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及其家庭情况、致病原因、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此外还需要对其行动障碍、协调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缺陷进行整体掌握,这样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我们可以快速的分析并找到原因,然后采取对应的有效策略。比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先将人民币的仿真教学工具发给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将一张仿真纸币给撕坏了,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小马同学属于典型的自闭症孩子,行为比较刻板。但是因为我们这些纸币属于教学用具而且需要反复应用,所以我们在纸币外层包了一层塑料膜,小马同学见过真的人民币所以无法忍受这些塑料膜而将其撕毁。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这些孩子,此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让他知道要爱护学习用具同时给他换发没有镀膜的人民币学具,这样能够让他没有心里上的障碍,然后安心展开学习。
        二、深入分析教材收集,收集德育素材
        苏姆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世界是以形象的状态进入了人们的意识,而学生年龄较小、经验有限,生活形象越来越鲜明对其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所以在智障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将德育教育素材更好的贯穿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减法”时,教材上是以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图以及统计表的形式来展现申办城市的得票数,此时我并没有立刻引入新的知识,而是先通过与智障学生进行交流让其知道关于北京申奥的相关信息,然后再向他们讲述申奥成功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之后再告知他们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与我国的强大及悠久文化是分不开的,此时学生的脸上充满了自豪之情,然后我们再引入本节课两位数减法的相关知识。再比如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我先帮助智障生建立关于时、分、秒的相关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心跳拍皮球等方式来感受一分一秒到底有多长,能够做多少事情,而我们一节课40分钟又能做多少事情,然后告知智障生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知识,数学也可以实现对智障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三、课内外知识有效结合,开展数学活动
        课上教师不仅将德育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鼓励智障生重视课后阅读,收集调查社会资料,进而从中受到教育。比如在高年级学生学习过统计知识之后,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交通路口来计算不同时间段车的流量,也可以自己去访问交警来收集相关数据,最后将自己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统计图。对于学习水平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利用收集到的素材知识编应用题,然后班级内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智障生的教育不仅是要提升其智力水平,还要提升其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逐渐对其行为进行规范提升其道德水平,而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可以让智障生增加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逐渐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四、结合数学知识,塑造智障生健康人格
        数学本身也是一种精神,它是一门系统且严格的学科要求运程有章、计算有法是我们始终不可违背的科学规范,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智障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因为数学当中概念命题及定理公式的表述是最根本的准则、简明准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准确的记忆,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态度。此外数学学科不像人文学科那么容易吸引人,需要学习数学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比如对抽象的概念及运算过程的理解和推导,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克服困难,最终掌握数学知识的真谛。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此外因为智障生的学习水平比正常儿童缓慢,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智障生进行充分的练习,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作为教师对于智障类学生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知识接受能力展开教学,适时的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最终达到实现数学水平及德育水平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易翠群.浅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无痕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O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