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杨网忠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进校学习的第一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江苏省盐城市肇基小学 杨网忠 224024

【摘要】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进校学习的第一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视觉素养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如此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得以生存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迎接新的挑战,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变革创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改革
       在新的教育体系环境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回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些策略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视觉素养的作用
       1、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倾向于偏好文本教学,而忽略了“图片和文本”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纯文字教学方式,课堂内容枯燥乏味,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教学的进度,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不高。视觉素养的环境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作出了改变,越来越多教师会注重“图文并用”的教学方式,在单一乏味的教学基础上插入图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加快教学的进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加入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对一些抽象难理解的句子更加清晰明了,能够有效的加快教学的进度。学生们在小学的阶段上,思维能力仍处于开发阶段,他们往往很难理解一些抽象句子的含义。如果老师在一个句子的解释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课堂进度自然也不能得到提高。如果在教学课堂中将一些深刻的句子用视觉的展现手法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他们的想象空间,很容易的就会使学生明白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师也不用考虑如何向学生解释让他们容易明白,这样自然能够加快课堂的进度,提高课堂的效果。
        3、开发学生的智力
        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它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而视觉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恰能做到如此。



        二,实现小学语文视觉素养的改革的策略
        1、增加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合是视觉素养教学最直观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一些信息工具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能够更具兴趣的去学习一堂课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亲情》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通过视频音乐渲染课堂的气氛,再加上教师在一旁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学生在座位底下尽情的遐想,创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的学习情境,通过听觉和视觉表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情感内容。那么,在这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一颗感恩的心。
        2、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
        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一些电子设备代替了学生手中的铅笔,学生的打字速度越来越快了,但是他们的写字能力却越来越差了。调查发现,一些学生甚至对一些基本字会写错或者干脆就是不会写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很不利。对此,视觉素养在教学语文教学中作出了改革,根据汉字固有的形象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些汉字进行分解记忆,同时,增加练习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汉字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字与画》一课中,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的表意特点,让学生在最初接触语文时就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图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且进行有效的扩字练习,锻炼他们的写字能力,提高他们的鞋子能力。
        3、开展实践教学
        视觉素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对于小学语文课,合理的开展一些实践课,带领学生去野外学习,能够增加他们的视觉感受,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在学习“柳树醒了”一课的过程中,传统的汉语教学方法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老师逐字逐句地向学生解释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但是,如果教师组织安排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柳树,在浓烈的春天气氛里,让学生感受到柳树的苏醒,通过学生自身的视觉体验,就会很容易的感受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爱上美丽的春天,使他们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语言文字。
        【结论】在教育部门的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应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基础。这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和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中做出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视觉素养的重要性,并加以应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