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张茜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张茜
[导读] 本文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论述了在小学阶段运用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的意义,探讨了在目前状态下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新疆阜康市第一小学   张茜

摘要:本文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论述了在小学阶段运用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的意义,探讨了在目前状态下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小学阶段提倡整本书阅读的原因
        首先,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扩展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量。例如,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通过阅读《昆虫记》,可以让学生们领略昆虫世界,了解昆虫、认识昆虫。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们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过去,畅想未来,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其次,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精神境界。通过对优秀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们能够与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从中受益。比如,《稻草人》可以让学生学会同情与善良;《三毛流浪记》可以让学生学会坚强与乐观;《小鹿斑比》可以让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在对这些优秀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美好与善良,进而转化为自身为人处事的准则,提升精神的境界。
        最后,对优秀书籍进行整本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优美词句进行摘抄,学生们可以领悟其中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学生们可以看到“拂过巴学园上空的风温暖而和煦,而巴学园中成长的孩子们也美好而纯洁”;在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时,学生们可以看到“河水在春天的阳光里流淌着,水中的水草,一团一团地甩动,如同奔腾的马群飘动于气流中的尾巴”……这些优美而富有情感的句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胸襟。
        二、现阶段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可以从两方面归因。第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泛阅读、碎片化阅读从成人世界已经过渡到儿童世界,过多地接触网络使孩子们缺乏了对纸质书籍阅读的耐心和热情。第二,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往往与孩子们的心理发育程度不匹配。许多名家名著所要表达的思想过于深邃,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这些内容只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无法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自身在阅读方面的功利性太强
        教师们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成绩为目的,要求学生阅读、摘抄好词好句,却忽视了学生们的阅读感受。学生们在收到作业任务后,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完成对好词好句的摘抄上,而忽视了“阅读名著”这一要求,最终完成的作业大多是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阅读书籍的效果差强人意。
        (三)学生缺乏阅读指导
        首先,小学阶段的孩子往往对书籍的思考深度还不够,加上学校和老师对这方面的还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造成很多学生的阅读都浮于表面,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形成不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学校举行的阅读活动次数太少、学生参与度不高,也是学生无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书籍
        教师在进行选书指导时,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在给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推荐时,有趣、色彩斑斓、图多字少的书籍应成为首选,例如,《安徒生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给高年级的孩子进行推荐时,则可以把科学探索类的书籍作为重点,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奇思妙想一万年》、《写给孩子的山海经》等。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的内容,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受益。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并加以鼓励,把选书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读书热情。
        (二)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第一,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如,在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阅读时,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了解殖民扩张、文艺复兴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老师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可以深度挖掘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二,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并加以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所收获,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例如一些学生不喜欢看书,只爱打游戏,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加以引导,如“王者荣耀”这款手游,里面包含了妲己钟馗,诸葛亮等人物,教师可以通过把将这些人物的背景信息等做成手抄报等形式与学生分享,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无形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方案,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所进步,也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学校与家长要对学生阅读进行科学引导
        学校和家长要为学生阅读提供充分的平台。学校方面,要改革课程安排,给学生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增加阅读活动。家长方面,要重视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与老师沟通,及时获取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精读、跳读、速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增强学生对书籍中心思想和深度内涵的理解。花样繁多的阅读形式可以让学生收获不同的内容,精读可以把优美的文字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速读可以使信息呈现的速度加快……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阅读,从而减缓学生们的阅读负担,并能够收获多样的素材。
参考文献:
[1]欧运波.“微研究”在整本书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及实践路径[J].文学教育(上),2020(08):96-97.
[2]蒋小双,张博均.学术性著作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实践——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为例[J].决策探索(下),2020(08):79-80.
[3]程红辉.从整本书阅读的多维度切入培养核心素养——以《三国演义》中的张松为视角展示[J].名作欣赏,2020(23):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