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邢前程
[导读] 素质教育是指除了身体素质以外的其他素质养成教育。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逸夫小学  邢前程 061600

摘要:素质教育是指除了身体素质以外的其他素质养成教育。在农村小学,由于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道德理念和精神品质方面需要加强引导。经过研究证明,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围绕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展开探讨,希望找到培养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体育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执行下,已经将体育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大众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能够锻炼强健的体魄,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农村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对落后,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素质成长方面也呈现弱势。在生活和工作方面,农村和城市相比,其节奏比较松散、纪律不够严格,学生在这种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缺乏自律性,意志品质也有待提高。比如农村务农人员很多,但其方式主要以个体或家庭为主,因此学生缺少合作精神。再比如,农村文化环境较差,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文明意识缺乏规范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务必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起重视。这些并不证明农村小学没有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总体而言,大部分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都是很重视的。但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往往是通过学校活动、班主任管理以及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等途径实施。鲜少有学校认识到体育学科对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学科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致使素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很多农村体育教师没有对素质教育进行有效的研究,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巧方面做出了成绩,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致使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二、农村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对策改进方法
        1.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一项运动都对学生的优秀品德有促进作用。和其他文化课程不同,小学体育学科除了在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户外体育运动,而一些强度很难的体育运动,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巨的考验。


比如体育教学中的拔河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增进友谊,培养学生共进退的团队意识。再比如体育教学中的长跑项目,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毅力和耐力,让学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让学生形成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的良好品质。不同的学生在性格和体能方面展现出差异性,因此,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因地制宜地展开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2.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学生在幼儿园时期,所学内容皆以游戏和活动方式为主,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有趣。而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十分单一,很多学生在初期无法适应教学节奏,因此学习兴趣很低,致使体育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他们看来,体育教学应以室外玩耍为主。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为自由活动预留的时间很少,长此久往,容易降低学生对体育的热情,部分学生甚至将体育课看成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对于这种现象,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引起重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便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小学体育教学获得最佳的效果。为了迎合学生的特征,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技能。通过设定游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欢快的音乐,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改变对体育课的认识,从而更好的适应体育教学的节奏,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性。
        3.加大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投入
        受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设备简陋的状况,很多教学形式受此影响,不能顺利开展,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小学体育活动往往在开阔的场地进行,因此,运动器材对教学活动能否正常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只有在体育器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使学生有效掌握运动技巧。因此,农村小学应积极投入体育教学设备,使体育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为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解艳艳.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J].学周刊,2013(9):208.
[2]黄玉卿.浅谈新课标下小学农村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3(13):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