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中的建设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龙福林
[导读] 随着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中职学校智慧物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龙福林  528300

摘要:随着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中职学校智慧物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职院校在智慧物流专业建设中,要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智慧物流实训教学,与企业共建一批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也要提高智慧物流双师型教师的比重,满足物流专业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智慧物流;中职学校;物流专业
        随着企业人才结构的不断变化,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的发展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物流专业是中职学校最基本的专业,主要是培养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智慧物流这一概念在2009年首次提出将互联网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专业建设中,可以实现物流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网络化及智能化,使得企业物流运转速度更快,提高生产效率。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职学校在物流专业建设中要积极的发展智慧物流,为企业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本文将结合当前中职学校智慧物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中的建设途径,希望对中职物流专业发展提供帮助。
       一、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兴趣度不高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中职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智慧物流在发展中要结合学生的物流专业学情,积极的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发现,在将智慧物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时,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过程为教师讲解物联网或者信息平台、学生端坐听讲、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模式,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中间存在较大的填鸭式内容,教师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造成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智慧物流实训教学内容少
       物流专业是一门较为切近企业实际的专业,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是中职学校智慧物流专业建设必须重视的地方。很多中职学校限于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智慧物流实训教学开展的内容较少,无法通过沙盘模型展示物流的概念、设备、运作流程吗,甚至相关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些海陆空用到的港口、车站、机场、仓储等相关硬件设施,无法在实训室内浅显直白的展示出物流的整个运作流程。同时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将智慧物流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单独讲解,而不是结合实训模式边讲解边让学生操作,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的了解智能交通、数控动态、机械动态、物联网控制等智慧物流内容。
       (三)校企合作开展较少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进行了特别的强调,要求政府、企业以及职业院校要共同努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智慧物流属于新型的物流专业类型,在很多中职院校内并没有完全构建起校企合作的机制,企业参与到智慧物流专业建设中的积极性也还不强,共建的智慧物流实训基地仍较少,影响了学生深入的物流专业学习。



        三、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中的建设途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根据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中职院校在将智慧物流应用在物流专业建设中时,一定要充分分析当下物流专业学生的物流学情和兴趣爱好,在课堂上通过创建丰富多彩的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当他们在智慧物流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引导开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结合智慧物流发展方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智慧物流项目的寿命周期划定为项目的确认、项目规划与方案制定、项目实施与执行、项目结束与收尾四个过程,教学任务按照子项目进行结构化的调整,以学生的接受为前提。通过项目化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物流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技能,系统地掌握智慧物流理论与方法精通“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专业知识,能够在政府、管理咨询机构、智慧物流园区、先进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领域从事智慧物流业务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
       (二)加强智慧物流实训教学
        作为一门新兴的物流专业课程,在智慧物流的建设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训教学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在讲解完智慧物流理论内容后,及时让学生进入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在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中,教师可以结合企业中智慧物流的具体培养目标,构建虚拟物流实训室,场景定义始发地、港口物流集散中心、航空物流中心、汽车及目的地等,每一个场景放置一个RFID读卡器,六个场景的流通路线用箭头指示,最终达到智慧物流教学的要求。同时根据实训教学的需要,开设比如交通运输工程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智慧物流信息网络、智慧物流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等等专业课程。教师角色要适当发生转变,由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策划者,让学生成为实训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训中解决智慧物流应用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其综合实训能力。此外,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也要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模拟帮助企业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及掌控能力,降低各环节的不必要成本,同时借助智慧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增加利润源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物流应用能力
        智慧物流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中的建设中,教育者要重视校企合作,企业与中职学校一起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智慧物流优质资源覆盖面,让学生在更好的实训环境下进行实操。中职学校也要根据自己智慧物流建设的要求,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与企业共建一批高质量的智慧物流校外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放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接近企业实际氛围,达到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物流岗位的要求。针对目前中职院校的师资情况,校企双方也要一同努力,多措并举打造智慧物流“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每年都需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在企业定岗,将企业中的智慧物流技术融入进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学校也要定向招聘一部分企业物流技能型人才进入物流专业中任教,将企业先进的智慧物流管理理念讲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企业供应链结构的不断发展,智慧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提高了企业的运转速度。受到传统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智慧物流在中职物流专业建设中的速度较慢,实训内容少以及校企合作开展缓慢等都影响了智慧物流的发展。下一步,在中职学校智慧物流发展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一定的企业项目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让智慧物流合理的得到建设。
参考文献
[1]孙明贺.中等职业学校中智慧物流理论教学、实操练习协调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000(042):293-294.
[2]王丽娟.智能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青春岁月,2020,000(005):21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