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引导式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徐美玲
[导读] 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的过程中,提问是必要环节,但是怎样提问,提出什么问题是关键。

福建福清虞阳中学  徐美玲

摘要: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的过程中,提问是必要环节,但是怎样提问,提出什么问题是关键。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而言,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具备引导式提问的技巧。可行性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特点,教师应该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运用引导式提问,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将引导式提问的认知作为切入点,对引导式提问在初中物理课a堂中的有效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引导式提问;初中物理;有效应用
        前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严谨性与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讲解内容的正确性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应该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的问题,使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提问是教师比较擅长的,但是引导式提问却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技术。因此,从初中物理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对引导式提问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结合具体学情,通过有效运用引导式提问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引导式提问的认知
        引导式提问主要指的是教师根据科学性的判断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问题可以呈现出一定的难度梯度,运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挑战难度较大的物理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得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形成求学心理。但是,优质的问题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劣质的问题却会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心态形成负面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对于引导式提问形成正确的认知: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针对之前学习的内容,以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并将本节课将要讲解的新知识导入进来,运用趣味实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式提问,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并针对知识细节设计问题,尤其是实验与公式;最后,以概括本节课内容的方式进行引导式提问。物理课程的重点比较清晰,这也需要将其融入最后几个问题当中,使学生能够有所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留下探讨性的作业供学生在课后讨论与学习。
        以上内容以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顺序为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物理学科内容的特点,灵活且熟练的运用引导式提问,使学生能够形成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引导式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方式提出问题
        初中生的好奇心较重,乐于在课堂中表现自己,但是其自控能力较弱。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在思维层面形成的认知冲突,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争论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锻炼其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能够在学生的认知层面引起冲突的都是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所形成浅层理解与生活现象出现矛盾,或者是已经在学生思维层面根深蒂固的理解与严格意义的物理概念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方面学生都比较容易形成学习兴趣[1]。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物理知识与学生形成的认知之间的冲突作为引导式提问的契机,引起学生的争论,从而使其能够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探究物理知识。例如,教师讲解到“压强”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幅图片,一个表演杂技的演员躺在摆满密密麻麻的钉子上面,很多学生都发出感叹“那一定很疼吧!”“一定会受伤吧!”教师告诉学生,由于钉子铺得够密,所以演员并不会感觉疼。学生都觉得难以置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演员不会感到疼呢?”由此引出本节课关于“压强”的内容。
        (二)抓住关键知识点设计针对性问题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引导式提问法应该抓住合适的契机,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对学生形成启发与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考虑整体效果。教师可以抓住每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2]。例如,教师讲解到“压力与压强”这个部分时,这个章节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包含较多复杂的公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式提问环节应该抓住重点提出问题,比如,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学生认为与力的大小有关,有的学生认为与物体的受力面积有关等。这样的回答比较片面,并不能达到教师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另一个引导式问题“压力的功效与哪两个因素相关?”这样的提问方式带有数量限定,也能够使学生抓住问题的重点,从而进行有效思考。
        (三)遵循分层递进理念开展问题导学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与提出问题时,应该重视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并保证问题的内容与难度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使得引导式提问能够以循序渐进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提问的依据,提出的问题应该满足“学生积极动脑就可以解决”这个基本条件[3]。例如,教师讲解到“电路”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按照难度梯度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问题:串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其与并联电路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点?欧姆定律如何应用?等,并设计实际应用类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经历阶梯式的思考过程。
        结论:综上所述,提问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门艺术。有效运用引导式提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因此,以理解引导式提问为前提,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方式提出问题;抓住关键知识点设计针对性问题;遵循分层递进理念开展问题导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引导式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玉翠.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20(07):232-233.
[2]姜艳.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J].亚太教育,2019(07):70.
[3]季文杰.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9(09):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