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吴赟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所以艺术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吴赟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所以艺术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则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重点了解到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具体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艺术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合唱教学;歌唱技巧;训练方法
        前言:高职院校内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合唱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合唱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也能够在最佳的教学策略支持下,保证学生学习到演唱的技巧,提高自身的能力。所以教师还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真正的发挥出合唱教学所具有的特色,保证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提高歌唱的技巧,利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保证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水平,进而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艺术性人才。
        一、声音的训练
        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很多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声音有所转变,特别是男生的嗓音会在从前的清脆逐渐变得沙哑,所以在这一时期合唱教学中,所有的声部以及声音都会存在着参差不齐、难以统一的现象,这也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高职院校内部合唱教学工作中,声音的训练所强调的是轻声演唱的方法,避免学生出现硬喊、硬叫等不自然的演唱形式。如果长期使用这种不恰当的演唱方法,不仅仅无法达到最佳的训练目标,也会对学生的嗓音造成严重的伤害。
        轻声演唱的方法并不是要求学生在整体合唱中用虚假的唱法,更是需要让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声音特色,清楚地把歌曲演唱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自然的演唱形式。所以在这样的合唱中,更是需要对学生的声音进行合理的训练,避免出现演唱什么样的曲目都嘶喊的现象,还需要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所以在合唱的过程中,要利用一些稍微轻一点的声音,保证能够融合出最佳的合唱力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有效的演唱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把声音气息慢慢拉长,找到一个声音支撑点,这样就能够在集体中发出和谐的声音,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声音训练,以此提高其歌唱的技巧,使其不论是在合唱还是个人演唱中,都能够学会控制声音,掌握正确的方法,凸显自己的优势。
        二、母音的训练
        高职院校内部合唱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在开始演唱之前,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声音的训练,这也是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技巧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来看,练声的训练需要有“mi”“ma”“mu”等不同形状的母音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在练声训练中,这些母音也是比较常见的,不同两个字母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结合出不同的音阶和音调。在练习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始终保持气息的稳定感觉,这也是歌唱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母音的训练需要在音量上首先较轻,然后逐渐的加重。这也能够最佳地进行解释,为什么学生在练声的过程中,需要在较低音节开始,首先进行柔声的演唱,然后逐步加强声音的训练,保证学生声音能够逐渐后靠,让所有声音紧紧贴着口腔上面的共鸣行走,声音始终保持高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真假和声自然地进行处理。


合唱过程中学生所发出的声音也能够变得更加明亮欢快,在掌握了语音训练的特点之后,学生就能够在个人演唱过程中发挥出优势,掌握更多的技巧,从而达到高质量演唱的目标。
        三、呼吸的训练
        在合唱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因为气息不够用,而出现乱换气的行为,因为歌曲演唱中换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掌握正确的换气技巧能够使演唱变得更加的顺利,也能够巧妙地进行歌曲的表达,容易让受众接受。如果每一个学生在合唱中都没有掌握呼吸的正确方法,随意换气,那么就很难把整体的声音高质量的进行表现。如果声音是歌唱的基础,那么呼吸就是唱歌过程中最为原始的动力,所以在进行合唱训练阶段,教师还需要注意呼吸的训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唱歌的技巧,也能够让学生掌握呼吸的方法。
        合唱中呼吸训练最主要的一步就是要提软腭,其中体软腭指的就是打哈欠的一个状态,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行练声,学生就会逐渐明白体软腭的重要性。想要把软腭提好,就需要学会栖息地控制,否则声音很难在口腔中自然地发出,所以教师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猛呼猛吸、猛吸缓呼、断断续续呼吸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演唱的过程中选择一些比较长的歌曲,让学生能够在演唱长句子的阶段,保持气息的连贯,以此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这样的换气形式应用在学生个人演唱中,也能够使整个歌曲呈现出一个比较流畅的状态,提高学生演唱的水平和歌唱的能力。
        四、音准的训练
        合唱实际上是音准、节奏、声音三者相互协调的一种声乐表现艺术,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人演唱能力以及资质,通过合理的选拔,保证合唱队能够相互协调。但是每一个人的声音特色和音质都是不同的,即便是经过合理的选择,那么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相互之间干扰,以及有些学生某一句演唱跑调的情况,或者是声音忽高忽低的现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四声部演唱方法,这样就能够强调学生听觉和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
        整个训练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声部练习,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起到监听音质和音效这一关键性的作用,然后再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加以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的演唱的能力,也需要不断进行高低音交叉的练习,保证学生的音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这样的训练不仅仅能够避免学生在合唱中出现跑调,或者是互相干扰的情况,更能够让学生在个人演唱的过程中,学会掌握不同发音的技巧,并且强化自身演唱的音准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这样才能够让演唱更加顺利的进行,也能够让合唱的过程中,高低声部真正的实现相互之间的统一。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能够了解到,合唱教学一直以来都属于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和集体性的艺术教学内容。所以教师想要真正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合唱的能力,并且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技巧,就需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及歌唱完整性的培养。本文就结合以上的内容,从声音、母音、呼吸、音准训练等各个方面,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真正的在最佳的教育形式知识下,保证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从而感受到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20(12):145.
[2]张群.关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2020(12):166-167.
[3]张懿.以“多声思维”培养高中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J].北方音乐,2020(04):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