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师的有效指导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张蕾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利用自主动手能力完成实践的活动课程。

新疆阜康市第一小学  张蕾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利用自主动手能力完成实践的活动课程。然而,在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选择过多的帮助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本文就教师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按照现实问题调整未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质量。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有效策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的主题自己动手来探索知识,以学生的自觉性为基础,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调查显示,综合实践过程在我国的小学进程中,实质上还处于一种停顿状态,很多老师都并不打算全面的展开实际教学。但在应试教育当下,学校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将效果发挥的最好。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关专业指导,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另一种是教师无法应对综合实践活动新的学习,本文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教师确定综合活动课程开展的主题太过主观
        开展什么样的综合活动,教师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认为自己学习什么容易或对什么感兴趣,就会选择上什么样的主题课,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学生整体对老师所确定的主题活动兴趣不高。
        问题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H学校随机抽取了两个年级的教师,经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连问卷都不会设计,其学习途径也仅局限于学校培训活动。这就导致教师缺乏专业指导。
        问题三:教师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中心
        教师实质上对于自己要如何扮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准,因此,大多数老师都选择了全过程的指导,从而方便学生能够快速拉进课堂,要不然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主题活动的实践,教师负责观察或是小部分引导。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把握的定位,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师生实践情感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有效性策略的探析
        1.指导综合实践实施角度和主题
       教师需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确定什么样的综合实践主题。确定了的主题以后,教师需要在学生实施实践过程中进行引导。



       (1)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中所接触和感兴趣的话题迅速地提炼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①主题生活化。围绕着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教育主题入手。结合本学校的特色进行主题设置。要结合课堂中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活动,或是学校层面进行综合活动主题设置。
      (2)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应成为选择主题的关键,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一些符合教育契机的,又要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师要学会筛选学生提出的意见,哪一些是能够适合作为主题的,老师在进行筛选之后,也可以与学生再次一起讨论,多了解学生对于主题的思考和想法。
        2. 准确把握教师的指导地位
        针对确定的主题进行开展时,教师需要从中去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通过有效引导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1)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应当思考的是自身如何围绕学生开展这一主题,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能够对本期主题有更深的实践思考。首先教师需要调查或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对于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偏爱或者倾向,然后共同指定出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在开展过程中.根据综合实践开展的进程及效果来进行及时调整计划、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后组织学生交流会,让学生对现有课程提出想法。如果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较好,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制定活动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书写方案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2)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针对采访和调查过程中应用的技巧。事先预约联系和成立小组进行分工合作都是不错的技巧方式,只有先同被采访和被调查人员取得联系之后才能够增加活动的真实性和便利度并且有计划地开展调查和采访,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过程和思路。
       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
       不论是呈现的形式还是角度,都需要根据学生在综合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相关特点来决定交流过程中开展的形式。教师应当鼓励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例如:日记、演讲、手抄报等。也可以是角度上的形式,例如:班级讨论赛、全校的校园竞赛等。鼓励学生将开展过程中的感受积极与他人分享,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体现和达成。教师也可以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作,借鉴别人好的作品。
       总结
       总之,教师需要正确且精确的了解到自己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学生想要放弃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实践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俞丽萍.培养自主实践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50-52.
[2]左献雄.综合实践与小学科学课堂的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05.
[3]廖娥卿.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