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郑建贞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郑建贞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郑建贞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结合不同学生思想素质实际情况,来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结合相关问题,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可以更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
        引言:德育本身包含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两个主要的方面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念和方向,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完善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加正确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这便是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路线,而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使这样的工作展开的更加具有质量,不仅要从小学生自身的差异化进行积极的了解和出发,也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教学问题进行统一的认识,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自己的带领下拥有一个正确发展的身心健康。
        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唐代大学者韩愈对教师下的定义。而在当代,我们提倡的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除了是知识的化身,更应该是道德的典型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权威的存在,是榜样的存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注重其自身言行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行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比如,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班主任首先自身就不能迟到早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再比如,当进行班级大扫除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作为一个指挥者在现场进行指挥,要参与到劳动中,和学生一起进行劳作。这样,当学生被教师的行为感染之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逐步推进。
        二、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为此,教师可以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格外高涨,效果良好。例如:在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与“深爱生命”有关的内容进行展示。由于之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因此,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普遍高涨。


如有的学生朗诵了“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诗歌有的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珍爱生命”的真实故事还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绘制的有关“珍爱生命”的图画……在多姿多彩的展示中,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对“珍爱生命”这一德育教育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知道了生命的珍贵。如此,相较于枯燥地向学生讲解生命的重要性,学生以自主参与的方式理解了尊重生命的意义。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所发挥出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
        三、众志成城,共同渗透
        虽说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但毕竟班主任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都投身于德育教育之中。而且,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之上,因此,除了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工作之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教育的工作真正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之中。至于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渗透德育,除了班主任自身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外,班主任还应该联合其他教师共同挖掘各自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其实,新课程标准一直都在强调德育的渗透,强调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工作,进而使每一学科、每一节课都能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我们不仅要通过实际的一些素材和事例,让他们进行更多的认识和方法处理,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使理论化变成实际的应用能力,小学班主任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实际的应用。首先,小学班主任可以积极通过德育管理,在不断贯彻实际出发的思想上,为学生设置更多符合他们自身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地气的过程中,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形成更多正确而丰富的认识体验,让自己的德育理论知识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让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得到实践的检验比如说小学班主任可以积极带领学生去进行一些社会温暖工作的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能够形成共同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感受到拥有一个好的德育素质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结束语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的成长才会具有重要的奠基力量。为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并想方设法采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感染,以使学生获得充足的道德给养,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瓦志宏.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
[2]孙海芹.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要性[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2.
[3]练新琼.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