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彭友俊
[导读]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川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彭友俊 635000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高校由于教学师资不足,实践教学基地不够,实践教学资金使用率不高等因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遇到了诸多困难。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状,本文从师资培养、部门协作、制度建设、整合日常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对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缺失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典型的教学形式,但是当前一些院校关于对实践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有些学校关于实践教学方面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制度,也有些学校即使有设相应制度但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考虑。为了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当前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课本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知识、学生参与三个层面的综合平衡。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需要从课程规划、教学设置、课程实施、教学评价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周密思考。二是,部门支持。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在一些高校并没有受到学校相关行政部门、教学辅助部门的足够重视和适当支持。例如,一些高校在教学工作安排方面,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点工作来看待,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地位与其他课程有一定差距。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与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协作分不开的。一些学校的实践教学老师之间缺乏教学技巧沟通、资源共享等机制,相关部门没有尽力为建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协助。以上原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学校内部各种资源没有被很好的整合起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合力,同时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缺乏高效性。
        (二)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也不断有新的高校出现,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几乎普遍存在。同时,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要经常接受交叉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其他行政部门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估。如一些学校为了迎接评估,就不得花费大量资金来修建宿舍、体育馆和教学大楼等,来达到评估所要求的生均建筑面积;另一些学校为了让生均藏书达到标准,不得不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用来扩充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规模;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学校的规模发展,面对学校招收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不得不利用开设新学科和新专业的方式来应对,在这方面又会造成前面两种情况,同时教师数量的增加也会导致学校费用的支出。增加有限的资金来源难以满足多个方面的支出要求,正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必须受到各种限制。
        (三)基地建设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专业实训、甚至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知识,获得实践知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高整体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很多高校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这是由于高校相关部门、当地政府、相关单位之间没有达成良好协作原因。


造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基地匮乏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内部实践基地的开发,许多校内实践基地仍与课堂紧密相连;二是许多高校相关部门缺乏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校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并没有受到一些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早在十几年前,时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的鲁诺同志就指出:"实践教学在组织上要注重自主性。在实践中,注重开放和引导(即可控制性)相结合;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随机和规定。"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自主性,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一)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规范管理教学环节
        要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的可行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进行制度化、正规化操作,重视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定工作.通过调研发现,那些注重思政实践教学制度管理的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几乎普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确立适宜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目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中教学中,教学目标作为首要的环节,对整个实践教学工作具有指示引导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一是,在制作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与课程的理论教学紧密相配合,否则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二是,教师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例如教学进度表、教案等。教学计划,实际上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的规定,不仅能够确保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也可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多方联动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师师资力量、教学活动资金等资源。同时,为了使得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整合,还需要思政课教师、思政课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学校与校外实践教学意向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形成校内、校外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顺利展开。另一方,除了要提高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外,同时提升学校相关部门如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通过教学部门教师、行政管理部门等多方之间相互沟通、协作,共同形成合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效。
        三、结论
        在一些大学中,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对校内各部门之间、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之间等多方协作联动,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效果。开发使用潜在的和隐藏的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许多大学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一些大学在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一些大学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这些学校其实就是实践教学的典型例子.一些学校善于把实践教学和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生主题教育、班团会等相结合,实时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校园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此外,在将来的研究中,适当利用学校学生教学和日常工作、学校整体规划、班团活动,以及高校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其融入到实践教学系统中来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展开。
参考文献
[1]王斌、刘晓雄.对中国统筹交通大学"两学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的以为是学生自己为学习主体革与产业发展(j).中国江西职业科技技术师范学院(2004)社科学报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以农村小学为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