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逆向教学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栾志宏
[导读] 当今时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逆向教学设计逐渐登上讲台,其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以及修正和诊断教学活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栾志宏

摘要:当今时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逆向教学设计逐渐登上讲台,其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以及修正和诊断教学活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教师应遵循三个螺旋上升的阶段:一,确定学习目标;二,设计教学评价;三,实施教学活动。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逆向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和新课程标准不谋而合,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突出了课程标准的引领作用。教师除了要学习课程标准外,还要展开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教学。意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应以课程标准作为参考,评估设计应先于课程设计。本篇文章围绕实际案例探索逆向教学设计的价值和内涵以及如何有效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等,以期使逆向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更为完善。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既是起点也是归宿,是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标准和效果。从某种程度而言,在逆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的微观化和具体化。因此,确定学习目标需要建立在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在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时,应把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然后探究其重要观点,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参照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理解方式等要求根据所学单元课文的行文特点,制定以下几点目标:一,写作前阅读要求,确定写作要点;二,熟读所学单元的课文,总结写作任务所需的句型和单词等,使语言表述更加丰富;三,结合自身经历描写独特的一天。
        二、评价的设计
        学习评价标准是指在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明确学生是否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这是教师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二个重要环节。这里所指的学习评价设计,包括细分规则的制定和整体性设计两部分。前者是评价的细分目标,相比较而言更加具体,后者制定了总体性的评价指标,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结合学习目标,设计和其相符的具体评价活动:一,为了让学生明确写作要点,要求学生阅读写作任务后相互交流补充,最后集体核对。二,结合文本信息和写作要点,学生可运用头脑风暴式方式说出表述语言,一直到补充完整为止。三,在学生写作期间,教师时刻提醒其易出现的问题,写作完毕后,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分别给予评价,总结其优缺点,并为其设定完善方案。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
        确定评价体系和学习目标后,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三环节,即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的要求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可从这六方面逐一进行教学活动。
        第一,结合写作话题,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可以结合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去植物园游玩的场景。
        第二,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审题。简言之是教师给出写作任务:比如A special day为题目,对自己认为特别的日子进行描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第三,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点并相互交流,然后小组间互相核对。比如以“ A special day”为题目,其要点为:(1)你认为哪天是最特别的日子;(2)当天发生了什么事:(3)你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4)字数在60字以上;(5)以过去时进行描写;(6)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写作应符合题意,写作要点不能遗漏,对于学生偏题或者要点不全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帮助。
        第四,指导学生围绕相关的表述语言展开诊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以背景文本为基础,列举出前三个要点的表述语言;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表述语言,使表述语言更加完整、更加丰富。
        第五,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六,写作完毕后,教师选取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逐一给予评价,分析其优点和缺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完善文章。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有很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比如逆向教学设计对教师评价素养的挑战。在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时确定学习目标后,紧接着要明确学习的评价标准,因为其关系到目标的进展,还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取舍和方法选择有所影响。简言之就是制定细分化评价规则和设计总体性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素养和评价能力提出了挑战。
然而教师在运用逆向教学设计中面临的评价素养的挑战始终被忽视,成为影响逆向教学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教师在运用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过于依赖,这种现象很难被纠正。教师对教材过于依赖往往和教学实践中的惰性有关,和教师对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分解能力的缺乏也有关。
        总体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应从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的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变革才能达成预期效果。这种整体性变革不仅需要教师的支持,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多个主体的整体性支持。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周文叶,董泽华,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测量工具的研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2).
[2]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