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林垂铸
[导读] 中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推动着基础教育不断改革,数学在基础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林垂铸  362799

摘要:中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推动着基础教育不断改革,数学在基础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成为全面性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理念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变式教学;师生互动;学习兴趣
        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学与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不仅仅是其他理科的工具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涉及科技、航天、大数据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培养有良好数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有了局限性,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去其糟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理解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其实,数学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是终身学习、自我进步以及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能力。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和品质体现了数学学科培养人的独特价值。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教育培育优秀人才,一线数学教师要认真领会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努力践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
       二、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到“师生双边互动”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旧三中心”。后来有了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开始萌芽,后来一直在蓬勃发展传到世界各个国家。传统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做,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创新。而师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辩证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灵活使用和处理教材内容,把学科知识与当下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概率和统计时可以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教师设计教学例题或者编制课后作业可以利用国家发布的疫情讯息数据,并以相关的疫情新闻作为题目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对防控疫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提出防控疫情的可行性策略,并对学生的分析给予点评。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不能课件泛滥,机械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本节课相关的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到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
        (二)由传统主要培养“求同思维”转向积极培养学生求异的“发散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对同一个或相似的问题从不同维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即通过变式教学、变式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变式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增加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信心,这样就能更好的践行“新三中心”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与传统老师权威的讲相比,变式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获取成就感,从而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数学问题。例如在研究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我们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有的学生说“只要两条直线的斜率乘积为”;有的学生说“先取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若方向向量的数量积为,那么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使用斜率和向量都能解决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选择呢?”。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注意使用斜率乘积为,前提就是斜率存在,而直线的方向向量是一定可以取到。因此两种方式的选择立见分晓,最后学生总结出使用斜率解决平面内两直线垂直有局限性的结论是水到渠成,是学生自行体会比较得出来的。
        三、结束语
        以上仅是笔者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部分维度的浅析。总之,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努力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改变以往以应试作为唯一教学目的到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泉.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朱立明,胡洪强,马云鹏.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