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数学名题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甘平 刘丽
[导读] 2017年修订形成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和指南。

成都市新津华润高中      四川省资阳中学   甘平   刘丽

        2017年修订形成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和指南。《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高中数学学习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而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名题”的教育价值,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数学“名题”是之在数学发展史或者在数学教育中经过多年沉淀,具有较高文化内涵与承载力的题目,我们的研究也主要基于2017课表版《高中数学必修1》(以下简称《必修1》)在开展。
        一、研究数学名题,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意图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探究品质,在学习中发现和感悟数学美,那么我们自己就不能够停留在题目的简单解答上,而要能够挖掘题目的历史传承及其关联知识
        名题案例1:集合子集的个数
        1.教材溯源。《修1》第8页例1:写出集合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必修1》第8页练习第1题)写出集合的所有子集。
        2.问题探究。结合上述两个问题,我们猜想: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3.证明方法。
        对于这个结论的证明方法比较多,而且一些方法不是高一学生能够理解的,但作为教师,多掌握一些内容,也就是在践行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
        

     

        我们相信,有了这些探究,也就形成了对个元素集合子集个数精美理解,教学的时候就更加容易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
        二、利用数学名题,可以优化解题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名题往往是因为其在不同的数学范畴内都能够带去赏心悦目的思维过程而成为名题,作为学生要将不同的知识进行关联肯定存在难度,但如果教师能够恰当的因势利导,那就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三、引导学生参与对数学名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一部分数学名题已经有了深厚的历史传承,许多结论都已经形成,但学生不一定知道。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名题的衍生结论,就是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的探索,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如果将数学教材比喻成一幅图画,那其中的数学名题一定就是画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画眼,挖掘这些题目的数学内涵,必然能够突显数学那浩瀚无穷的魅力,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
[2]周远方. 弘扬传统数学文化 强化教材育人功能——数学史融入教材训练系统的探索与尝试[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6(5期):2-8.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首期基地班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GP01—M11)阶段性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