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视角下的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邓冬华 苏文玉
[导读] 复习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把所习得的思想方法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邓冬华  苏文玉

        复习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把所习得的思想方法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复习课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选择的问题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化。
        一、构建知识网络,彰显知识的文化意义
        数学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来源于数学家们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逻辑建构,它本身就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获得过程承载着数学思想、方法,也承载着数学家们在数学探究过程中的理性精神。通过复习基础知识,在知识网络化的建构过程中挖掘知识丰富的内涵,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彰显文化的意义,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难发现,上述变式都可以通过化归转化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问题求解。从原问题到变式问题的解决,几乎涵盖了数列递推关系的基本问题,在这个复习片段中,问题设置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通过不断把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未知的问题已知化,让学生不断积累问题解决活动经验,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就是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探寻问题背景,挖掘名题的价值功能
        数学名题是在数学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对数学发展、数学应用和数学教学方面起过或仍起着重要作用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问题都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充分利用数学名题,彰显数学的文化价值,是复习课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又一体现。
        

        作为复习课,解决本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应当挖掘出本题背后的东西。事实上,抛物线的弦与过弦的端点的两条切线所围成的三角形被称为阿基米德三角形。可以在本问题的基础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审视该问题的背景,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还原数学经典名题,追寻数学家们的探索足迹.并由此展开探索阿基米德三角形的一些列典型性质.作为练习给出下面的问题:
       

        复习是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再次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和活动。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对所学知识的结构进一步地梳理和概括,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解决策略进一步地总结提炼,对知识背后的东西进一步地挖掘,从数学文化的视角审视知识的价值、领略数学思想方法、感受严谨求真的理性精神.在复习课中融入数学文化,从更高层次统整教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提升数学思维水平,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涛,习题课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J],教学与研究,20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张维忠,徐晓芳.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案例设计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首期基地班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GP01—M11)阶段性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