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唐烈琼 唐鸣
[导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也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湖南长沙师范学院   唐烈琼  唐鸣  410100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也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沟通与合作能力是确保幼儿获得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质量的保教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能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培养目标;鼓励正常交往,提升交际能力;创设教育情境,做到以境育能;构建测评模型 ,发挥评价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沟通合作;内涵意义;提高措施
        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应有的能力素养,而沟通与合作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幼儿正处于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还比较弱,更需要幼儿园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而幼儿园教育强调 “家园共育” 的突出特点也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良好的与家长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才能对幼儿实施良好的保育和教育。
        一、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内涵及表现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的过程也是各种教育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教育就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幼儿园教育因为对象的特殊性,对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位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能能营造平等、尊重、包容、和谐的良好人际环境;能与家长、同事、社区工作人员之间达成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高度一致;能与家长、同事、社区工作人员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实质上能是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创造幼儿发展良好条件的互动、交流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是幼儿园、家庭、社区的相互沟通与合作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此向幼儿园教师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一是能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二是善于倾听,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是能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四是能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五是能协助幼儿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这应该是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幼儿园教师做好保教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意义
        1.是确保幼儿获得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很不成熟,需要得到成人的大力支持和照顾,一天的时间都是在家和幼儿园之间活动的,二者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极其密切。在家中,幼儿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在幼儿园,幼儿接受老师的指导。为此在幼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增进对孩子的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一个氛围良好的成长环境。另外,家长也要积极引导孩子,健全孩子的心理素质。所以只有家长和幼师一起共同努力,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高质量的保教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开放的教育环境,创造幼儿发展良好条件的多向互动交流合作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需要全方位的良好影响。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要能尊重、信任、热爱幼儿,与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能认真倾听幼儿的陈述,理解与接纳幼儿的不同诉求,并站在幼儿角度思考。能引导幼儿理解遵守规则,协商解决问题。能主动询问幼儿内心想法,了解幼儿的愿望及时回应。幼儿教育需要老师和幼师互相传递经验,家长能将幼师优秀的教育精髓吸收,等孩子回到家辅导孩子,让孩子能够在家和学校都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能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学习与反思,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能够增进家长和教师的信心,让家长放心的同时也让老师感到自信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家长到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让孩子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与合作让教师走进孩子、理解孩子,从面更好地教育孩子。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可以共同帮助,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培养目标。幼儿教育是一种体智德美和谐教育,重在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要把身体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这就更需要教师全面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近年来,国家通过了许多关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意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家长和幼儿园也应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重视的是考试成绩,而不注重体能测试。在幼儿园教育中,同样需要注入体育运动的思维告诉幼儿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才能更好、更快乐的学习。为此,家长和幼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幼儿趣味运动会,家长带领孩子跑小碎步,做体操等运动。除了在幼儿园,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比如,周末的适合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去游泳池游泳还有爬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户外锻炼方式能够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增加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2.鼓励正常交往,提升交际能力。初入园的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经常大哭大闹,为此,幼儿教师要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情况很不一样,有的可能跟爷爷奶奶生活,父母比较少管教。也有的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十分宠爱。这就造成了幼儿园在幼儿的个性复杂,加上幼儿园中,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复杂多变,这就为幼儿教师管理上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幼儿都不懂得该如何谦让,如何友爱地一起玩耍不懂得分享等等。幼儿园中出现争吵、打架时常有的事。为此,幼儿教师要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可以开展团结互助活动,大家一起搭积木,增长团队意识。一起做游戏,让大家相互熟悉,让还未融入班级地同学今早融入感受班级的乐趣和温暖,学会和同龄人打交道,不再是家中那个小霸王。
        3.创设教育情境,做到以境育能。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普遍的幼儿教学中,幼师知识以管理的身份对孩子进行教学,缺乏一定的温情。在幼儿园中,幼师按照大纲要求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生知识,进行一些小游戏,并没有深入的发掘孩子的兴趣,导致幼儿跟幼师的关系不够亲近,幼儿教师不懂孩子,不够了解孩子等等。基于这些原因,老师应当主动靠近孩子,与孩子结成良好的关系,使得幼儿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老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老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保教质量,不能只是单纯的传授,只重知识教育,不管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更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心思解决。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会过分的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不管是微信上还是孩子离园时,家长见到老师都会问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这时候,幼师应该表示理解,积极主动地和家长聊关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告诉家长孩子的近况,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幼师和家长能有默契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努力。还有,幼师要及时将幼儿园的活动告诉家长,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参与和重视,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活动后可以为孩子准备好活动用具,方便活动的开展。
        4.构建测评模型 ,发挥评价功能。为了保证幼儿在幼儿园能顺利学习,需要老师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为此,引入沟通胜任力测评模型 ,提升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有以下具体方面:(1)教学技能。幼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努力扎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学习任务,可以开展幼师之间的技能比拼,增加幼师的压力,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不马马虎虎的进行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拓展幼师的视野。(2)课堂测试。幼师可以定期开展幼儿之间的课程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幼儿们知道学校师需要学习知识的,不能让他们单纯的玩耍,也要认识到学习的而重要性。(3)情绪管理。在幼儿园中幼儿经常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哭闹,可能师因为想家,也可能是因为受了委屈等等原因。因此,老师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在开导学生情绪的同时,老师也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4)安全意识。在幼儿园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比如紧急的突发事件,老师要学会应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们的安全,不做危险的活动等等,若有危险事情发生,老师要有处理的能力。(5)学生管理能力。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会比较吵闹,经常会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因此,老师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解决这一难题的能力,保证课堂任务有序开展。(6)沟通表达能力。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当孩子在学校不乖时,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家长身上将负面的能量带给家长,而是调整自己的情绪,告诉家长在家应该如何辅导孩子。(7)端正的态度。有的幼师可能比较年轻,经受挫折的能力会比较差,出现自暴自弃,放弃提高自己的现象。出现这些不良的心理时,幼师要学会及时反省自己,端正教学心态。(8)正直善良的品性。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就必须要以身作则,树立学习的榜样,在日常中对待孩子同样要有礼貌,遇到事情不能生气。(9)创新能力。在幼儿教育中,老师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社会的主流教学方式融入课程。这样,学生才能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自信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等(10)鼓励方式培养。幼儿需要老师的鼓励,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学会跟孩子有鼓励式沟通。老师这么做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更加热爱学习。
        幼儿教育的作用人们不断认识,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要提高保教质量,幼儿教师的能力也要不断提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家长、孩子、社区成员一起努力,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以。为此,需要多方参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构建一个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还需要老师与家长、幼儿、社区的共同努力,朝着和谐教育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版。
[2]张洋洋 .也谈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有效的沟通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3)。
[3]张晓姜 .“家”“园”合作共建和谐的对策思考——以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的沟通为研究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3)。
[4]蒋荣辉 .浅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结构[J] .职业教育,2013(1)。
[5]朱宗顺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及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2006(7)。
[项目来源:本文是教育部幼儿保育与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子课题《幼儿园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诊断标准及培训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YJY20170303)
作者简介:唐烈琼(1962—     ),男,汉族,教育心理学教授,长沙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人格心理与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