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智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开阳供电局 贵州省贵阳市 550300
摘要:现如今,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涉及合同、质量、投资、进度、图纸文档、风险等多方面工作管理,需要发挥各个部门协同作用,因而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健全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和模式,为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创优;控制策略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于社会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于人类的发展而言它又具有推动性。由于电力工程的完整工序不能一蹴而就,其对人员技术和电力机制,有着相当苛刻的要求,电力工程的管理可以将一切工序和项目流程进行规整和控制。结合电力工程管理的特性,本文从电力工程管理的特点出发,论述了电力工程管理控制的策略分析。
1影响电力工程管理创优因素
1.1人力因素
管理人员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个人素质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对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自身要具备更高素质和水平,才能引领电力工程团队朝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电力工程创优管理者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标准,为全面改进电力工程管理提供可用条件和因素。电力企业可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但从实际情况得知,我国电力工程创优管理人才培训相对落后,无论培训理念还是方式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单一,因而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训过程。
1.2环境因素
电力工程的整体工作效率,需要从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整体环境因素来考虑,因为电力工程的类型不是单一的,一些地方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使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受到环境因素不一样,电力工程的施工类型和相关技术需求就不尽相同。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涉及到,环境因素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以及施工中造成的必然污染问题,由于这一系列问题属于不可避免问题,多少会影响电力工程的资源管理。与此同时电力工程中的相关运输方案也会对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因此环境因素也是对电力工程管理的主导因素。
1.3管理技术因素
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效率来说,决定性的要素是管理技术。目前,我国对于电力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进行划分,导致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明确,很多管理人员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也导致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而依照现阶段的电力管理水平无法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出现电力事故的现象依然存在。
2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
2.1完善电力工程管理制度
在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加之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故为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必须严格监管施工过程,强化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各施工人员严格参照对应施工要求来进行监管施工,同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对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搭建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如企业管理者需具体结合各电力工作基本特点与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来构建对应管理章程,从而实现工程管理结构的整体化,进而确保故障后相关人员能及时就故障情况展开针对性处理;同时,企业还需逐步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因为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均有着各自工作的内容与责任,对此要想有效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企业必须进一步细化这些内容与责任,让每个管理者都能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合理利用施工技巧
电力工程的进展,除了有管理的规范性和环境因素的优化等方面,还应该具备相应的施工技巧,这有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法具有针对性,在选择工序时,应该考虑工程项目的难易程度,确定相关的工序和基本方法,从方法入手创优技术技巧,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也可以促进工程的进展。要坚持以科学生产观为主,在技能熟练的基础上,加强对技巧的研究。
2.3建立优秀的组织团队
开展电力工程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加强团队合作,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管理人员的潜能,使其有能力为工程管理奉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防止产生冗员现象。电力工程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促使管理效率提升。另外,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人员基本技能欠缺和对管理观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工作中经常产生问题,从而影响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建优秀的团队,培养训练有素、能力突出、反应迅速的优秀团队,从而达到优化组织结构的目的。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鼓励人才创新,营造创新型工作氛围,有利于从根本上达到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效果。
2.4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保证电力工程开展过程中应用的信息内容及时得到更新,同时各个部门之前能够积极展开沟通和交流,确保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为管理目标的监控和落实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平台的建设工作,结合制度要求,保证进度信息以及设备信息都能及时上传,为各个部门进行分享。这样一来,各个部门的管理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通过对原有决策进行调整,以防会有矛盾冲突的情况产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5完善管理监理制度
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复杂,想要使制定的制度贯彻落实下去,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监管手段。对目前采用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实现高位协调统一监管模式,这样各部门之间可以根据自身的职责开展工作,并且,还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平台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要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形成有效的运行制度和协调机制,在完善的监管体系中充分体现出每一个人的价值。
2.6管理力度及监督检查
电力工程的运作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竣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测,这些阶段中的工作质量一部分要靠工作人员稳定的专业技术,另一部分还要来源于电力工程管理者的严格把控。包括施工方案的实施,以及施工材料的控制。要严格落实电力工程的责任制度,从工程操作的过程中来看,需要设立工序组长,对相应工序的进度进行时刻监督,缩小范围,进行工作的监督检查,检查的标准按照建设基本要求展开,对于不同工序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相关工序组长需要对自己范围内的施工问题常担相应责任,树立这种意识就会集中工作人员的认真度,从而减少工程中的失误。相应的监督人员必须秉持着公正的心态,以安全为第一,将整体工程的运作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者也应该将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测放到重要位置,进行定期合理的检测。施工后期阶段,管理检测人员要对验收的成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并逐一上报。
结语
工程管理创优是企业实现长远性发展的途径,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做好电力工程管理创优途径控制工作,加强员工素养培养,注重现代技术投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等,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创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健良.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管理观察,2016,(08):42-44.
[2]齐彩红.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00(019):10-11.
[3]王浩.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电子世界,2013,(7):51-52.
[4]张涛.基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