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降损分析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1期   作者:胡雯
[导读] 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违反乱纪现象,低科技的窃电手段在严厉打击下已经明显减少
        胡雯
        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诸城 260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违反乱纪现象,低科技的窃电手段在严厉打击下已经明显减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高科技窃电案件。传统的反窃电手段已经不能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电能采集系统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反窃电案件的破案率,预防了多起高科技窃电案件,保障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降损;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窃电技术日趋隐蔽化、智能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给用电检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有效采取预防措施,是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国网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不断创新反窃电方式,推广防窃电技术措施,实现了用电检查的高效管理。
        1我国电力系统窃电行为的相关概述
        1.1窃电群体不断扩大
        根据近些年窃电案件以及违约用电现象来看,这些违法行为主要群体为个体经营者、居民客户以及高耗能企业。其中居民窃电现象主要以偏远农村客户为主。近些年来,窃电群体除了原有的居民用户之外,还有私营企业、学校等,更严重的窃电现象是电力企业内部职员因为利益关系,不能坚守自身职业道德,加入了违法犯罪团伙。这些犯罪行为的多样化为反窃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难度。
        1.2窃电手段不断翻新
        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窃电手段不断变化,窃电行为的高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根据近些年来我国窃电案例来看,窃电手段的科技水平明显有所提高,窃电方式也由传统私拉乱接、欠流法、欠压法等传统方式,逐渐升级为科技含量较高的窃电方式。例如应用有线远方控制方式、倒表器窃电等方式,窃电行为也逐渐朝向隐蔽性发展,反窃电工作难度逐渐增大。
        2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降损分析方法
        2.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线损管理工作
        对于电损问题的出现不单单是设备的问题,更是在人员的管理上存在着巨大的监督问题,工作人员的思想态度不端正是问题发生最关键的因素。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加大人才投入。从本质上剔除那些思想观念不正当的员工,对工作怠慢的员工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有效控制工作失误出现的概率。而且要对新入职的员工加强培训,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重视工作安全保障,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作业。培养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将自身与公司的效益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要深入人心,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减少电损问题的出现。
        工作人员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完善,公司应该进行严格考核,以便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可以更好地应对。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公司可以在年度总结大会上对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奖赏,在枯燥乏味的工作过程中给予他们生活的乐趣,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有一个更好的心态去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在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司运行的效率,可以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员,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并理解其中的技术要求,熟练地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提高工作效率。
        2.2保证电能采集系统中的报警功能难以关闭
        电能采集系统存在有报警功能,该功能在反窃电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报警功能的存在,减少了诸多窃电现象。通常情况下会窃电的用户首先会想关闭电能采集系统的报警功能,基于此,想要保证电能采集系统报警功能正常运行,就需要保障电能采集系统报警功能不会被轻易关闭,电力企业可以设计系统报警功能只能留下两种关闭方式。一种关闭方式是从后台关闭,一种方式是从硬件上关闭。

一旦用户试图以非正常方式关闭报警功能进行窃电,那么便会触发采集系统中的报警功能,最终在窃电过程中留下蛛丝马迹。
        2.3检查电能表异常用户
        以电能表断流现象为例,发生该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四种。第一种是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发生故障,例如线路单向接地。第二种因素是用户电量过小导致。第三种因素是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故障现象,例如设备螺丝松了、发生二次开路现象等。第四种因素便是用电者存在有窃电现象。当电能采集系统应用在电力系统时,一旦发生电能表断流现象,系统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接受到警报之后,首先需要判断系统运行情况,例如发生电能断流现象的电能表是属于系统总表还是属于系统分表,如果只是系统分表出现问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暂时不处理。其次可以查看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明确用户是否处于轮休或者停电。电能表如果发生断流现象已经很长,那么通常情况下在断流之前系统的用电量比平常大,这便可以认定为窃电现象。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用户状态进行全面监测,排除电力系统故障,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2.4分层管理
        在供电管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加强监督力度,减少电损问题的出现。因为国家供电的范围较广,如果单单依靠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是无法做到更好的完善,所以这时我们就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惠民工程建设当中。对于这类问题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站使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指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电力问题,这样可以把问题列入企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更加准确高效地解决问题。
        2.5分析线损率过大的台区
        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台区的线损率理论上在0%~12%之间,一旦电力系统中的线损率高于12%,那么电力工作人员便需要重视台区运行状态,该台区存在有一定窃电嫌疑。对于存在窃电嫌疑的台区,电能采集系统对于台区的历史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台区的运行特点。如果台区中的用电特点发生较大变化,那么工作人员要及时前往相关台区进行检查,查看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窃电现象。另一种反窃电手段是对台区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对比台区中的用户数量是否能够保持一致,筛选台区中的无用电异常用户,重点核查用户中的异常用电现象。
        2.6其他指标分析
        终端抄表时间异常分析。有些表计受终端异常故障等影响冻结抄表数据非当日数据,一般为某日历史值,该类用户现场正常用电,但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回来数据不走字,形成“非正常零度户”,导致电能量与实际不符。该类用户可以通过筛选“终端抄表时间”来判断。通过“抄表数据查询”查出所有用户抄表数据,将“终端抄表时间”通过升序排列,筛选出不同于查询日的抄表时间异常用户,做到针对性开展用电检查。
        销户和抄表数据查询。有时因用电检查工作需求,需核实已经拆表甚至是销户的用户拆表前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电能量数据。可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查询模块“综合查询”中的“销户和抄表数据查询”进行查询。输入户号或表号,选择好表计失效时间,即可从数据库中查询出该表计失效前的相关数据,以便用电检查工作中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
        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反窃电工作中,自从采用了电能采集系统,窃电案件的破获率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电力企业还需要重视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完善电能采集系统的功能,与此同时反窃电工作仍然需要电力企业中各个部门与政府、公安等部门勠力同心地开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规范我国的电力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刘娟,刘雨.浅析如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反窃电工作[J].电子制作,2015(08):254-254.
        [2]张健荣,张忠能.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提升反窃电效率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4(01):43-45.
        [3]廖轶琪.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010):229-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