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武电厂1000MW机组TSI系统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1期   作者:朱艳通
[导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设备存在功能不全、设计缺陷等问题,不利于当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
        朱艳通
        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750410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设备存在功能不全、设计缺陷等问题,不利于当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容易造成主要保护误动作。并且系统硬件已趋于停产势必导致设备维护成本增加,设备异常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事故扩大甚至机组停运等重大不安全事件。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1000MW机组TSI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旨在确保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1000MW机组;TSI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
        1.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
        灵武公司1000MW机组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TSI采用艾默生公司生产的MMS6000系统,目前系统使用的是48芯插针式框架,接线复杂,配线需要使用专用工具,系统维护不便,背板接线金属插针完全裸露,电缆直接缠绕在金属插针,容易发生短接,造成机组主保护误动作,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整套系统没有继电器模块,开关量输出使用的是外部继电器,开关量逻辑输出用外部继电器通过硬接线搭接,中间环节多,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整套系统缺少CPU模块,造成部分系统部分功能无法实现,系统卡件等故障无日志记录,测点品质变坏点后卡件无自保持功能等。产品自机组投产使用至今,设备主要备件均已停产,备件采购困难,后期设备维护极为不便。
        2.解决措施
        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公司灵武公司1000MW机组TSI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方案,具体如下:
        对TSI系统监测模块进行升级,将原有MMS6000监测模块全部进行升级为A6500系列产品,同时增加CPU模块,健全系统功能,解决原有TSI系统老化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节约维护成本;同时对TSI系统框架进行升级,将原有的MMS6000插针式框架IMR011更换为背板式系统框架,消除插针裸露信号短接风险;取消原有MMS6000外部继电器,升级继电器逻辑模块,可以对其所在框架内任意一个测量模块的监测参量进行“与”、“或”、非”、等多重逻辑运算并发出一组开关量信号。通过改造提高TSI设备运行可靠性。
        3.技术要求
        1.升级后的TSI能完成技术规范规定的各种数据采集、报警和保护功能,以满足汽轮机运行场所环境下汽轮机安全监测、超限报警的要求,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升级后的TSI系统要求能连续准确地、可靠地监视汽轮机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当监视的参数超限时,能准确地、及时地发出报警或停机信号。TSI可发出无源接点信号至分散控制系统或汽机紧急跳闸系统。
        3.监测模件工作时应具有带电插拔,回路自检功能,模块内置微处理器,可设置工作方式和测量范围、测量方式、标尺、报警值和延时、报警方式、工程单位等参数。
        4.TSI装置的设计应有高度的可靠性,能够诊断测量回路的开路、短路、传感器故障以及模块故障等等,有LED指示,并能够输出相应开关量信号。
        5.TSI系统配备冗余电源,机柜应能接收招标方提供的两路AC220V供电,并在机柜内部实现电源的无扰切换;在任何一路供电电源消失时,不应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在两路供电电源均消失时,不应触发参数越限跳闸输出;任何电源消失均能送出电源故障报警信号(无源干接点)。
        6.系统具有自检测功能,当系统故障时封锁通道报警输出。系统具有断线保护功能。
        7. 系统应支持Modbus RTU、Modbus TCP和OPC-UA通讯协议,确保与其他系统(DCS、TDM等)实现大数据量通讯。
        8.接线应正确并经校线。电缆校线接线措施:确定校对电缆接线的操作顺序,准备好相应的芯线标号牌;用剥线钳剥除待校电缆两端电缆芯线端头的绝缘层,设定校线电话或电子校线器的通话回路;用查号线或校对端子在电缆两端查找出同一根芯线,确定该芯线的编号,并套上标号牌;每根电缆所用芯线都确定之后,再将所有芯线重新校对一遍,防止发生混淆。电线在端子的连接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芯线的端头应有明显的不易脱落、退色的回路编号标志,且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
        9.屏蔽电缆或屏蔽电线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接地。
        10.在电子间相应位置制作盘柜基础。盘柜安装牢固,设备基础需与机组DCS主接地线可靠两点连接。
        11.原控制柜内设备及电缆拆除前需做好电缆标记,拆除前使用万用表测量所拆除电缆接线的对地电位,确保拆除电缆不带电。
        12.电缆敷设时每颗电缆都应做好标记,方便日后的校线接线工作。


        13.电缆敷设完成后需对桥架上的防火材料进行整理恢复。机柜内的电缆空洞进行封堵。
        14.改造完后所有设备和测点必须进行传动试运。
        4.技术关键和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1. 解决灵武公司1000MW机组TSI系统功能不全,无系统运行日志问题,改造后系统功能全面、稳定性更高,可进一步提高TSI设备运行可靠性,防止机组主要保护误动、拒动,提高系统可靠性。
        2. 改造后设备均为市场主流产品,解决设备后期备品不足维护困难问题,也可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费用。
        5.设备验收
        TSI设备到货验收:根据技术协议供货范围提供监测系统所需要的设备、配件,到达物资部后,组织生技部专业、检修队进行联合验收,检查设备包装无破损,设备无磕碰,无划痕,清查设备数量及型号与技术协议供货范围一致。
        5.1 TSI系统柜体内部验收测试(SAT)
        SAT将在电子间进行。由生产技术部热控专业、热控检修队、艾默生epro公司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系统测试,达到技术协议里规定的功能后,在FAT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完成柜体验收。
        5.2系统安装
        参照艾默生公司提供的TSI系统说明指导,对升级后的TSI系统卡件配置参数,并做好记录和备份。要求报警值、遮断值、延时时间等参数与原TSI系统参数一致。
        5.3现场探头安装
        本次升级更换3号机组TSI机柜内设备(包括系统框架、系统模块、系统电源)及部分的传感器(轴振、瓦振、轴位移、超速、偏心、鉴相、零转速)。具体设备参数测量范围如下:
        转速测量范围:0~4500 r/min;
        轴位移测量范围:-2~+2mm;
        胀差测量范围:高压缸胀差:40mm,中压缸胀差:40mm,低压缸胀差:40mm;
        振动测量范围:轴振:0~500μm(P-P),瓦振:0~300μm(P-P);
        偏心测量范围:0~400μm(P-P)。
        6.现场试验、培训及系统投运
        6.1现场安装及要求
        现场安装完成后,在检查所有的设备、现场接线、电源和安装情况无误后,系统授电,进行现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标准诊断试验。信号发生器(设定正弦波,50Hz。轴振、偏心需要加偏置电压9.00VDC)在TSI机柜信号输入端的端子排处加模拟信号(标准电压~mV),检查卡件的输入信号与电流输出的对应关系,并检查对应的开关量的信号输出,并做好记录,误差需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6.2现场培训
        卖方人员在现场,对买方的安装和运行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区分和安装设备,如何启动、操作及维护设备和系统。以上内容计划在系统安装和现场试验时完成。
        6.3系统投运
        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检查所有测点参数及卡件组态是否正常。
        7.项目验收
        系统投入运行,在达到规定运行时间后,经厂领导及技术人员验收,对所改造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判,符合本次改造要求,完成项目验收。
        8.结束语
        TSI控制系统作为机组重要的监控保护设备,预计通过此次改造升级后,可有效提高TSI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机组安全隐患,并且完善了系统的保护功能,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从长远的目标看,这次改造升级对电厂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其他类似项目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伦志芸.660 MW亚临界机组TSI系统改造及问题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4(03):29-31.
        [2]冯天成.二道江发电公司7号机组TSI系统改造[J].东北电力技术,2018,39(09):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